海在第7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上山絕梯磴,墜海迷津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
- 上山絕梯磴,墮海迷津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
- 平生羊炙口,并海搜咸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曹輔赴閩漕
- 南海使君今北海,定分百榼餉春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
- 浩浩長江赴滄海,紛紛過客似浮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望夫臺?在忠州南數十里?
- 吳塞蒹葭空碧海,隋宮楊柳只金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往年宿瓜步夢中得小詩錄示民師
- 數行寬大詔,四海發生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春帖子詞皇帝閣六首
- 入門空有無,云海浩茫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靈隱高峰塔
- 先生獨何事,四海望陶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司馬君實獨樂園
- 我生本自便江海,忍恥未去猶彷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呂希道知和州
- 遠托鰲頭轉滄海,來依鵬背負青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孫職方蒼梧山
- 聞道磬襄東入海,遺聲恐在海山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陽水樂亭(為東陽令王都官概作。)
- 宦游久不樂,江海永相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京師哭任遵圣
- 元修云:使孔北海見,當復云吾家菜耶?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元修菜(并敘)
- 棄官縱未歸東海,罷郡猶堪作水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楊次公惠徑山龍井水(龍井水洗病眼有效
- 黃柑紫蟹見江海,紅稻白魚飽兒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過泗上二首?此二詩為張耒作?
- 從頭越,蒼山如海,殘陽如血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憶秦娥·婁山關
- 途見白云如晶海,(以上蕭瑜)沾衣晨露浸餓身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絕·贈劉翰林聯句
- 先帝正好武,寰海未凋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懷
- 鳳林戈未息,魚海路常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漢陰有鹿門,滄海有靈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晴
- 崆峒地無軸,青海天軒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
- 崆峒殺氣黑,少海旌旗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壯游
- 吳門轉粟帛,泛海陵蓬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昔游
- 鼎湖龍去遠,銀海雁飛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驪山
- 大江蟠嵌根,歸海成一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柴門
- 青松寒不落,碧海闊逾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
- 拂云霾楚氣,朝海蹴吳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
- 兩京猶薄產,四海絕隨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
- 已衰病方入,四海一涂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逃難
- 豫樟深出地,滄海闊無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韋左相二十韻
- 鶱騰訪知己,淮海莫蹉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湖中送敬十使君適廣陵
- 望鄉應未已,四海尚風塵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
- 湯池雖險固,遼海尚填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頌
- 寒天留遠客,碧海掛新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
- 風塵為客日,江海送君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元二適江左
- 朱崖著毫發,碧海吹衣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又上后園山腳
- 蕭關迷北上,滄海欲東巡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傷春五首(巴閬僻遠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
- 恒山猶突騎,遼海競張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夔府書懷四十韻
- 何日跨歸鸞,滄海飛塵,人世因緣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醉花陰·黃花謾說年年好
- 百舌聲中,喚起海棠睡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祝英臺近·綠楊堤
- 但教河伯、休慚海若,大小均為水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哨遍·一壑自專
- 我豈不欲往,大海路阻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效陶潛體詩十六首
- 如龜居坎,不知海寬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篇
- 西京塵浩浩,東海浪漫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歸田三首
- 導岷既艱遠,距海無咫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太倉一稊米,大海一浮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思歸樂
- 何不向東射,東海有長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箭鏃
- 朝宗遠不及,去海三千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分水嶺
- ]兩河收土宇,四海定波濤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