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7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一筇非外物,四海即吾家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浮屠道郭云游
- 我聞泉所發,江海遠相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呂叔恭題和州香林湯
- 帝里春濃花似海,催人明光奏賦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賀新郎·說到城南杜
- 矯首望霄漢,云海路悠悠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水調歌頭·今夕定何夕
- 不道木犀香撼、海山風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虞美人·菊坡九日登高路
- 更潮頭千丈,江海兩崔嵬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八聲甘州·記當年共飲
- 待公安社稷,四海被恩私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上張丞相十首
- 何當速悔禍,四海安耕鑿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過白彪訪沈次律有感十六韻
- 猶恐驚濤翻四海,直須化鶴作飛仙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江子我遷居韻
- 賈客胡商數航海,忍死射利誠何盡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西峽行
- 翠輿欲東巡,蹈海計愈切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建炎感事
- 剩肯南游不,蓬海試窮探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水調歌頭·淦水定何許
- 門外綠陰深似海,應未比、舊愁多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糖多令/唐多令
- 一點離情深似海,萬重凄恨黯如秋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浣溪沙
- 亂山明月曉,滄海冷云秋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臨江仙·走遍人間無一事
- 天秋鼓南風,雪海飄暮雪。 -- 出自宋·劉著·次韻彥高占雪
- 寶靨香,羅襦素,海棠嬌睡起誰扶。 -- 出自元·孫周卿·沉醉東風·雙拂黛停分翠羽
- 水在海,石在山,海水不縮石不刊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精衛操
- 朝廷遣使航東海,萬里南來送璽書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謝太守
- 祖龍來發閟,銀海又飛鳧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虎丘篇
- 梗我王化,山輸海貢隔梯航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
- 青草瘴深鳶跕海,碧梧春老鳳鳴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寄蘇昌齡
- 相君勸酒春如海,壯士吹笳秋滿天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和楊參政完者題省府壁韻(二首。丙申歲)
- 麋鹿臺前春似海,鴛鴦湖上水如湯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書錢唐七月廿三日事(至正丙申)
- 愿言仍歲稔,四海盡蒙福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大哉皇元化,四海無交兵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人生屬明時,四海方太平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可成雅樂張瑤海? -- 出自明·陳子龍·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,歸復相訪,贈之以詩
- 桑田須臾變滄海,桃樹不復栽玄都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玄明宮行
- 風塵愁燕雀,江海嘆龍蛇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寄易內翰
- 黃河一線通滄海,身在仙人掌上行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送韓汝慶還關中
- 橫江收玉笥,跨海定金符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鄱陽湖(十六韻)
- 飄然將笛下東海,鐵龍聲斷江風腥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鐵笛歌(有序)
- 三千年上探星海,未必黃河是濁流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王元美分守浙西書來謂烏程酒濁如涇水黑若油
- 崇山日以高,滄海日以深。 -- 出自明·夏完淳·精衛
- 黑山橫寶劍,青海動金鉦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寄王侍御塞上
- 都護羽書飛瀚海,單于獵火照甘泉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寒垣鷓鴣詞
- 共道瑤池春似海,月明飛下一雙鴻。 -- 出自明·張紅橋·紅橋詩
- 風流不見秦淮海,寂寞人間五百年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高郵雨泊
- 擲與巴江流到海,切莫回頭。 -- 出自清·左輔·浪淘沙·水軟櫓聲柔
- 雁沼回流成舜海,龜書薦祉應堯年。 -- 出自唐·盧懷慎·郊廟歌辭·享龍池樂章·第四章
- 始看魚躍方成海,即睹龍飛利在天。 -- 出自唐·裴璀·郊廟歌辭·享龍池樂章·第十章
- 九流難酌挹,四海易消沈。 -- 出自唐·孟簡·惜分陰
- 潛龍飛上天,四海豈無云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釣臺懷古
- 十年居上郡,四海誰為主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長城
- 一溪云臥穩,四海路行難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溪齋二首
- 清秋不動驪龍海,紅日無私罔象川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寄懷西蜀無染大師兄
- 群機喧白晝,陸海漲黃埃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答知己自闕下寄書
- 近鄉微有雪,到海漸無鴻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朱秀才歸閩
- 九重方側席,四海仰文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孫鳳秀才赴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