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7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珠隨明月生滄海,船挾悲風過洞庭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鼓瑟
- 但聞兀術聲翻海,不謂羅延力拔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自杭來有四圣觀佛所言
- 晉家禍亂深如海,半出咸熙太尉門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王祥
- 精衛有心安問海,螳螂方怒豈知車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審配金祎
- 漢士當時惟北海,一朝青史見臧洪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臧洪
- 竺國太平思泛海,中華禍起向東來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達磨贊二首
- 情深義重,山包海容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中原多圣境,四海涌滔滔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深山藏虎豹,大海隱龍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云天開日月,陸海自風波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鄒公挽辭二首
- 不用乘槎厲東海,一江星漢擁行舟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江上夜行
- 況復梅霖倒江海,白晝洶若龍移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甲申大水二首
- 浩浩湯湯廣諸海,無人能與相融會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廣東黃漕改除廣西帥過郡送行
- 千年傳有嫡,四海敵園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浙東帥王尚書
- 金篦輕發膜,銀海驟增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浙東帥王尚書
- 兩朝多侍從,四海一端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呈江西倉使汪太社二首
- 自朝連夕去,由海入江來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羅子琳來就廣漕試予以檄出至西江峽口懷古感
- 攘臂何愁難倒海,抬頭不畏有頹嵩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胡平一赴召六絕
- 冥鴻于汝輩,滄海一涔蹄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旌節亭瓦雀
- 天王舟楫浮南海,大將旌旗仆北風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厓山大忠祠
- 滔滔中夜心,四海皆名利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秋夕偶成明日鄉試揭榜
- 慶輯皇闈,化行海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
- 嵩稽衡霍,暨厥海江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望祭岳鎮海瀆十七首
- 茫茫來日愁如海,寄語羲和快著鞭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綺懷
- 前度落紅流到海,燕子銜還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賣花聲·立春
- 崖州險似風波海,海里風波有定時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鷓鴣天·夢繞松江屬玉飛
- 日下即歸黃霸,海南長想文翁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朝中措·崖州何有水連空
- 可憐獨鶴輕浮海,未及昏鴉日伴林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除夜次慶符
- 忽聞徵并作,觀海愧堂坳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和左衛武倉曹衛中對雨創韻贈右衛李騎曹
- 暗山唯覺電,窮海但生云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山行遇雨
- 白日沉山水歸海,寒暑頻催陵谷改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南園
- 乾綱會中頹,四海起攘剽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衍師見贈
- 自從飄零各江海,故舊如今幾人在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憶昨行寄吳中諸故人
- 吾皇奮神武,四海始安奠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楊滎陽
- 迷魂亂眼春如海,那辨南枝映竹斜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朱氏梅雪軒
- 共訝玄菟隔云海,兒今到此是何緣? -- 出自明·高啟·朝鮮兒歌(予飲周檢校宅,有二高麗兒歌舞者
- 中原未失鹿,東海方橫鯨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感舊酬宋軍咨見寄
- 知音竟為誰,四海嗟惸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感舊酬宋軍咨見寄
- 眉山凝間氣,渤海識茲人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題六一東坡像
- 會稽城畔不見海,會稽城里海有聲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贈琴照
- 何堪萬里外,云海已溟茫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答魑魅代書寄家人
- 周原五稼起,云海百川歸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句
- 累年同畫省,四海接文場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送韋商州弼
- 老眼平生空四海,賴有高樓百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湛湛長空黑
- 人間窄,待相期海上,共摘蟠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我夢見君
- 鬳齋不是凡人,海山仙圣知來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水龍吟·鬳齋不是凡人
- 地覆天翻,河清海淺,朱顏常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水龍吟·鬳齋不是凡人
- 四大因緣做,苦海憑船渡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卜算子·四大因緣做
- 掉頭隨霧入東海,被發乘風下大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有感
- 漢末名臣推北海,鄴中才子遜東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四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