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7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津亭一望鄉,淮海晚茫茫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津亭有懷
- 上才生下國,東海是西鄰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送日本國聘賀使晁巨卿東歸
- 今春扶病移滄海,幾度承恩對白花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答竇拾遺臥病見寄
- 長沙今賈傅,東海舊于公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酬于侍郎湖南見寄十四韻
- 一夫不得意,四海行路難。 -- 出自宋·蘇渙·變律(本十九首,今存三首)
- 憑闌共四顧,湖海入危樓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太守召陪諸公游虎丘
- 清池不測通滄海,寶玉長存潤碧山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蒲左丞宗孟游虎丘二首
- 沙丘逢駿骨,澣海得名駒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馬
- 獨觀物性得,鵬海均牛涔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原甫盆池種蒲蓮畜小魚
- 五弦毋庸絕,四海誰知音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虞山
- 仟郎玩世跨鵬海,紅龍紫仗青童翿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上木詹事生日十月十五
- 百川袞袞東赴海,學者皆知孔氏宗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存沒口號
- 敝裘蘇季子,四海一飄萍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遣熱二首
- 平生志氣渺江海,前日詩名漫梁益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書懷
- 言瞻彼水矣,維海東之潮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知縣兄夏夜古調
- 讀書患脈絡,如海東赴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奉寄子高盧兄五十韻
- 區區以蠡測,于海徒贅辭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送陸放翁赴落致仕修史之命
- 向來醉眼略四海,粗遍柴桑人姓陶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宋尚書山居·醉陶軒
- 浪挾禹功吞巨海,寺騎媧石礙中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瓜洲晚渡
- 鳳凰城裹花如海,選集諸人守部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湖山紀游
- 千官方就日,四海忽無天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文宗皇帝挽詞三首
- 九霄微有露,四海靜無風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八月十五夜看月
- 終須攜手去,滄海棹魚船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喜賈島雨中訪宿
- 雙油擁上宰,四海羨臨邛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
- 去去緣多山與海,鶴身寧肯為飛勞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送苗七求職
- 一日悟來離苦海,逍遙物外共修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 上街求乞
- 山上赤龍汞繞,海中間、黑虎鉛圍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姜王二先生
- 早早投玄離苦海,閑閑煉氣養靈胎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贈華亭李濟川
- 因遇仙師,東歷海島三州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仙燦
- 一笑人間,三游海上,畢竟仙家日月長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夜夢,就樹摘桃啖之,于中一枚甘苦
- 更欲辨齊物,銀海眩生花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丙戌夏四月八日,夜夢有人以三元
- 小或簸蕩吼河海,大將觸搏流風霆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
- 君身享遐福,四海歸至仁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雜體(二首)
- 西接長城東屬海,柳條結邊畫內外,不關阨塞守藩籬,更匪舂筑勞民憊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柳條邊
- 樵山已遙遠,釜海亦艱辛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詠煎鹽者
- 亞東黃渤謂黃海、渤海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二十世紀太平洋歌
- 從今不羨柴東海,枉被多情惹薄情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紀事二十四首
- 風塵孤劍在,湖海一身單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壯別
- 藏山望豈敢,學海愿亦輒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賦示校員及諸生
- 北去長城東至海,輕裝小隊入農莊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河北省歌舞劇院
- 晴霞紅日花如海,枝是珊瑚珠是苔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陳叔通
- 奇文競創作,山海共風流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申伸同志
- 君到長安春似海,賣花聲里燕初來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沈柔堅
- 最好作皇帝,四海齊叩頭。 -- 出自·老舍·題關良“鳳姐圖”詩
- 十年宦游隔江海,此興落落何由償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
- 大鵬南去云連海,群鶴西飛日繞空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齋居和舜咨侍讀院署見寄韻
- 山連列郡趨東海,地擁層城壯北門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居庸疊翠
- 自愧望洋迷學海,更無清福住糟邱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歲暮雜感十首
- 長安自是別離海,新婚便作錦繡堆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答李生
- 我欲為東游,滄海渺無梁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擬古八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