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6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詩翁遣送淮海春,衰眼熨開云霧拆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次韻夢得淺紅芍藥長句
- 城頭烏信喜,海上雁書來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次韻弟師白至日及弄璋之什二首
- 今見遠孫來海嶠,儒雅雍容飾漢條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三瑞堂
- 枯木肇靈滄海東,參差宮殿崒晴空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題順濟廟
- 正金風西起,海燕東歸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金菊對芙蓉·梧葉飄黃
- 知是奎文臨海外,賜章今夕寵光頻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上元應制次韻
- 風來駕潮愁海若,溟漲跋浪翻鯨魚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題焦山寺
- 候騎不侵南海,好山多近吾廬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春圃六言三首
- 知有名香出海隅,幽人得得寄吾廬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邃老寄龍涎香二首
- 逐客初從瘴海歸,平生未識想英奇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贈王周士
- 舊聞通印名,海錯珍莫逾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子魚
- 落日悲風滄海外,黃化翠竹晚秋時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出郭詩呈張守
- 避地漂流更海隅,一身難料豈知余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張守述懷
- 我到昌州看海棠,恰逢時節近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昌州海棠有香二首
- 人間無葬地,海上有仙山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女道士王昭儀仙游詞
- 圍獵看人放海青,黑山峽口路交橫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陰山觀獵和趙待制回文
- 持咒圣僧漂海去,尋訪閒客渡江來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焦山
- 彈指九州四海,浪說其來云聚,其去等風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水調歌頭·敗屋擁破衲
- 歸去無心賦海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南鄉子·翠袖熨沈香
- 風塵澒洞四海亂,英雄攘臂收功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管養正長歌
- 要令汸暴似海岳,豈但河沙論秉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信陽和同官喜雨韻
- 君看華清宮,海淫似招寇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呂叔恭題和州香林湯
- 白發論心湖海暮,清樽照影蒼浪窄。 -- 出自宋·游次公·滿江紅·云接蒼梧
- 嬋娟依舊,出海較些遲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滿庭芳·雨送涼來
- 冰鑒乍開,跨海飛來,光掩滿天星斗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燕山亭·河漢風情
- 平生頗慣,江海掀舞木蘭舟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水調歌頭·落景下青嶂
- 莫望家山桑海變,唯有孤云落日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念奴嬌 辛亥新正五日,天氣晴暖,偶出,道
- 雕影遠盤青海月,雁聲斜送黑山秋。 -- 出自元·陳孚·開平即事二首
- 身逐征帆赴海涯,道逢行李問京華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送張秀才北上時將赴海
- 蠻夷玉帛涉海來,海平遠接三山島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憶昔
- 撞鐘飲酒愁海翻,碧火吹巢雙猰(左犭右俞)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鴻門會
- 傅桑已作青海斷,鰲丘又逐羅浮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道人歌
- 鮫卵兼斤傳海上,海人一尺立階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冶春口號七首
- 青衣蟲,獻策海島計亦窮,劉家軍師郵汝容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青蟲
- 金埒近收青海駿,錦籠初教雪衣娘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無題效商隱體四首
- 高源下絕壁,海眼涵明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弁峰七十二
- 丈人燕坐余,海月生東樹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松月軒
- 俊君威名跨海南,虎視走鹿何眈眈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王粲登樓圖
- 天吳擘山成海道,鱗車魚馬紛來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龍王嫁女辭
- 妾亦甘為東海婦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五禽言
- 左官忽落東海邊,渴心鹽井生炎煙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紅酒歌謝同年智同知作
- 胭脂蒙土吹海腥,陽侯擊浪玻璃聲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和篇
- 亭丁焦頭燒海榷,鹽商洗手籌運握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鹽商行
- 鮫卵兼金傳海上,海人一尺立階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冶春口號(七首。寄昆山袁、呂、郭三才子)
- 子有園林東海濱,香名滿耳人共聞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過高逸人別墅
- 劍水無情入海流,憑將雙淚到炎州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寄陳八參軍
- 卻憶浮丘炎海上,懶題詩句寄同聲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九日登絓月蘭若憶鄭二宣
- 白發相看閩海別,青山遙送晉陵歸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岊江蘭若送浦舍人歸晉陽分得衣字
- 欲借仙家遼海鶴,月明吹笛水晶宮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題吳江垂虹橋
- 百尺云帆掛海霞,勞君相送到天涯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將歸海上辱群公相送至龍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