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筆冢低低高如山,墨池淺淺深如海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懷素臺歌(一作題懷素臺)
- 中途輟棹尋吳苑,西向登陸樓望海門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阮殿丞之靜海
- 好乘興、凌風訪蓬萊,為說與麻姑,海桑依舊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洞仙歌 賦明叔水光山色舟
- 停杯不舉,停歌不發,等候銀蟾出海。 -- 出自元·完顏亮·鵲橋仙 待月
- 世事春風一夢,回首歡游安在,煙海隔蓬壺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水調歌頭 和張都運李氏柳塘賞荷韻
- 寄聲白發老劉郎,辛苦茂陵望東海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游仙子次韻王子懋縣尹
- 暮歸高堂上,華燭送清觶況有四海人,相愛如弟兄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古意(二十首)
- 君不見大書深刻開重元,偏四大海求其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陳攖寧既刊周左司太倉稊米集于阜陽趙使君復
- 使伯遲而出獵兮,公已埋骨乎東海之東。 -- 出自宋·邵定·呂望非熊
- 淮南捕蝗蝗更在,饑蛟齒入陸成海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贈泰霞真士祈雨之驗
- 夭桃一點老青春,門前魚目深如海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守宮詞
- 前朝萬歷之八載,茂之林叟生閩海。 -- 出自清·汪楫·一錢行贈林茂之
- 我生豈無命,何為使我漂流天南海北陬,日與腐儒小子論詩書,唇干口燥不得休。 -- 出自清·魏耕·彈鋏歌
- 安裝聞難及廬山老,晚見喪歸南海翁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挽雷尚書喪歸二首
- 原公端委穆天縡,歌謠處處同東海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程郎中生日
- 赫然烹阿封即墨,神機獨斷定四海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李君亮安撫赴闕
- 吾非愛海棠,吾愛與吾惡,海棠自海棠。 -- 出自宋·傅夢泉·句
- 杖頭桃起碧山云,劍氣擘開滄浪海。 -- 出自宋·何文季·畫呂仙贊
- 真源始覺初無礙,月轉祭空水歸海。 -- 出自宋·利書記·天柱雉兒行
- 著在荒蹊枯竹畔,可知謚敕號村海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補之梅
- 應多燕雀語畫梁,瞥見蛟龍起滄海。 -- 出自宋·倪垕·鳳皇臺
- □平抵掌笑不言,會見桑田變滄海。 -- 出自宋·聶守真·題汪水云詩卷
- 呼僮探井濡硯時,是君硯中有滄海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通海井
- 桃花竹石鶴朝游,心憶平泉身海涯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題四畫
- 竺乾竊虱屠龍伎,袖隱神鋒入南海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達磨贊
- 寶陀峰頂較些些,片月分輝照滄海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自在觀音贊
- 千古萬古一光明,不動遍周塵剎海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石頭和尚草庵歌
- 豈離而今這皮袋,心法無形如大海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石頭和尚草庵歌
- 偶續靈峰照夜燈,遽泛鐵船下滄海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懷秀禪者
- 故說此偈聊發揚,同住如來寂滅海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又如無熱大寶池,四面分流入於海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向侍郎無熱軒
- 示現成佛轉法輪,廣演無邊契經海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泉州惠安縣迎藏經請小參偈
- 南無文殊普賢尊,一切智行圓滿海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大悲觀音栴檀像
- 我今南無贊三寶,為欲深游大悲海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大悲觀音栴檀像
- 百鳥哀鳴不可聞,感此茫茫愁似海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天臺歌
- 初疑博山噴出紫煙縷,又疑蜃精海底推起龍王宮。 -- 出自宋·袁正·{內了外凵}山曉云歌
- 錢唐君別二十載,江南江北情如海。 -- 出自宋·張嵩老·題汪水云詩卷
- 豺狼當路狐貍號,獨有孤鴻橫四海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和陳大監
- 揮弦月下奏高山,擊楫波間哦小海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再次韻為謝
- 仙人勸我三洞游,身如騎龍到東海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游龍巖三洞之間
- 吾家住在雁門深,一片閑云到滇海。 -- 出自明·阿籥·滇南
- 君不見精衛一小鳥,銜石翻飛東海頭。 -- 出自明·豐坊·鳴鳳行贈楊給事惟仁
- 十二樓臺天不夜,三千世界春如海。 -- 出自明·馮琦·觀燈篇
- 里中何人與同調,公近岱宗仆近海。 -- 出自明·馮琦·結交行懷于穀山年伯兼訊侯將軍
- 吳王城闕幾千載,舸艦何年到閩海? -- 出自明·高棅·賦得吳航渡送趙少府之京
- 王會所圖,禹貢所供,三吳百粵四海之會同,若人咽喉不可以一息而不通。 -- 出自明·歸有光·鄆州行寄友人
- 當年意氣今安在,鬼火如燈秋似海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行路難·奉君五彩鳳凰之綺幄
- 當時妖霧久銷沉,空余易水東流海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賦得涿鹿送丘伯純還姑蘇
- 空余城里信陵亭,日見黃河走東海。 -- 出自明·盧柟·信陵亭行贈張幕史
- 朝夜開卷披光彩,一似驪珠照滄海。 -- 出自明·潘翥·讀雪蓬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