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明朝去拔珊瑚樹,龍氣隨飛過海門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冶春口號七首
- 良人賈勇身先死,白骨誰知填海水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賣鹽婦
- 菊之逸兮審夫去留,老余圃兮海之陬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菊逸之歌
- 西湖仙人蓮葉舟,又見石山移海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游仙二十首
- 山塘橋下風兼雨,正值灌壇西海婦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二月十二日玉山人買百花船泊山塘橋下呼瓊花
- 殘陽向野聞邊笛,遠樹登樓見海城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林一歸山中
- 賢君獻壽宴嘉賓,殿帳先施巨海濱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賀梁王生日詩
- 三郎驚倒謂玉環,我欲別爾渡海尋三山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四張歌張六丈七十
- 巖俱周處南山額,毳盡蘇卿北海羝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起燒竹照之八
- 幾時千仞消凌褭,何處雙桑赫海崿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起燒竹照之八
- 向誰手內親捎得,百遍沖鋒滾海蛟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龕山凱歌六首(為吳縣史鼎庵)
- 今朝死向中華地,猶上阿蘇望海帆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龕山凱歌六首(為吳縣史鼎庵)
- 歸休已作巴江叟,重到翻為滇海囚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(七十行戍稿)
- 金碧山前惡氛起,虜馬來飲滇海水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惡氛行
- 不知臥病衡天柱,何似窮愁瘴海涯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次韻奉酬中丞劉公侍御謝公除夕聯句見懷
- 白頭合對天山雪,赤手誰摩嶺海云? -- 出自清·林則徐·程玉樵方伯德潤錢予于蘭州藩廨之若已有園
- --黃檗溪澗豈能留得住,終歸大海作波濤。 -- 出自唐·李忱·瀑布聯句
- 我家帝子傳王業,積善終期四海同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和題丹景山至德寺
- 曾無夢入朝天路,憶有詩題隔海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宿江寺
- 雙輪晚上銅梁雪,一葉春浮瘴海波。 -- 出自唐·翁綬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
- 玄宗不是偏行樂,只為當時四海閑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過驪山
- 冰峰撐空寒矗矗,云凝水凍埋海陸。 -- 出自唐·僧齊己·相和歌辭·苦寒行
- 上人致功應不下,其奈飄飄滄海邊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贈蛩光上人草書歌
- 六朝遺跡此空存,城壓滄波到海門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游賞心亭
- 燈回秋壁耿鄉夢,雨送夜潮飄海風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南海館中
- 君王又詔蓬萊宴,三閣崔嵬壓海鰲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再召至龍圖閣觀書
- 隋家天子憶揚州,厭坐深宮傍海游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汴堤柳(一本作題河邊枯柳)
- 雨晴禁署絕纖塵,讌會名賢四海聞。 -- 出自宋·蘇易簡·禁林讌會之什
- 巖嶺僧井通江水,門外商帆落海風。 -- 出自宋·謝絳·送馀姚知縣陳最寺丞
- 星辰影落三階下,桃李陰成四海間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賀王禹玉
- 城中無事喜尋山,千里提封并海寬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寒食游九仙烏石二山
- 清朝云散層峰出,后夜潮回漲海空。 -- 出自宋·王益柔·題招提院靜照堂
- 萬重山勢隨坤順,一勺天波到海流。 -- 出自宋·吳師孟·金牛驛
- 靈寶不可留洿池,風雨送還滄海湄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還汪正夫山陽小集
- 窮愁著得新書就,好寄雙魚碧海頭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夏夜淮上寄隨子直
- 往年醉倒先生家,今寄綠灑滄海涯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酒寄通州吳先生
- 朱云風采久寂寞,豈宜遠處滄海濱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蔡同年守四明
- 群山朝岳皆西走,勢似長風驅海濤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望岳
- 高臺不見鳳凰游,浩浩長江入海流。 -- 出自宋·郭祥正·鳳凰臺次李太白韻
- 君恩浩蕩似陽春,海外移來住海濱。 -- 出自宋·郭祥正·寄東坡先生自朱崖量移合浦
- 諸天辦供林谷曉,一寺鳴鐘江海秋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次周開祖游鶴林韻
- 世情易變如云葉,官事無窮類海潮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偶作
- 荒榛日莫倚筇時,嘆息危亭北海碑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讀李邕碑
- 云南之陰大江東,二水奔騰如海沖。 -- 出自宋·閻蒼舒·海觀
- 將軍山西名將種,家聲直到青海頭。 -- 出自宋·閻蒼舒·贈郡帥郭侯
- 吾生恨落任公后,不見投綸掣海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四首
- 路迷端倚司南駕,金換還隨過海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方秘正
- 詩囊隨處紀山川,古縣繁雄更海邊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常熟感舊
- 擘水挹取驪頷珠,掛作白月照海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趙子野贈別
- 廬阜姿態杳莫狀,煙容嵐影翻海濤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識山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