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興來逸氣如濤涌,千里長江歸海時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放歌行答從弟墨卿
- 無云世界秋三五,共看蟾盤上海涯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中秋對月
- 東堂舊屈移山志,南國新留煮海功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嶺南盧判官罷職歸華陰山居
- 文章已變南山霧,羽翼應摶北海風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酬河中杜侍御重寄
- 莫言名重懶驅雞,六代江山碧海西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上元王明府赴任
- 曾過靈隱江邊寺,獨宿東樓看海門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章孝標校書歸杭州因寄白舍人
- 捧持價重凌云葉,封裹香深笑海苔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酬崔駙馬惠箋百張兼貽四韻
- 群仙指此為我說,幾見塵飛滄海竭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登天壇夜見海日
- 夜來因得思鄉夢,重讀前秋轉海書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游邊感懷二首
- 圣王至德與天齊,天馬來儀自海西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曲歌辭·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
- 樓船已奉征蠻敕,博望空乘泛海槎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海上
- 嘗聞龍德神自周,出飛于天入海休,棄此不處與螾儔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龍角砍和崔公度伯易
- 當有實論破眾廋,勉矣投以釣海鉤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龍角砍和崔公度伯易
- 西風吹日弄晴陰,酒罷三巡湖海深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兩絕句
- 春風浩浩吹游子,暮雨霏霏濕海棠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陪粹翁舉酒於君子亭下海棠方開
- 題詩曾駐三天駕,礙日長含八海風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題劍門
- 風帆弱水無由到,乞我當年渡海杯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隱靜山二首
- 一區未盡揚雄宅,滿座常傾北海樽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郭德順
- 十年鉛槧鬢絲秋,獨抱成書四海游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沈仲居進三國志
- 正當武曲臨凡世,恰值驪龍出海濤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壽建康太尉
- 幽壑魚龍悲嘯,倒影星辰搖動,海氣夜漫漫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·江山自雄麗
- 都門一別今五年,今年相逢滄海邊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相逢行贈別舊友治將軍
- 一山瀑布歸三峽,小小天風作海潮。 -- 出自清·屈大均·雨過三峽橋上作
- 黃河曲盡流天外,白日輪輕落海西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奉和李觀察登河中白樓
- 長松老死倚云壁,蹙浪相翻驚海鴻。 -- 出自唐·朱逵·懷素上人草書歌
- 館娃宮女曾亡國,豈獨相攜泛海濤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
- 共驚河洛初開奧,一日龍光四海知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送太傅相公居留洛宅
- 一叢梅粉褪殘妝,涂抹新紅上海棠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暮春游小園
- 雨馀寂寞假山傍,鄉國尚遙西海信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玉樓春
- 持竿拂壁似有重,最后乃掛雙海圖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崔象之見謝之作
- 玉皇端拱彤云上,人物嬉游陸海中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鷓鴣天·紫禁煙花一萬重
- 蹁躚天上五仙人,羊駕何年到海濱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五仙觀
- 經營猶記舊歌謠,來往丹人趁海潮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南濠
- 應無白傳思春草,卻有東坡賦海棠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元戎和氣春風似,又引笙歌看海棠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伯夷自信西山餓,公望何須東海歸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古梅
- 長嘯青云外,自嗟自笑,了無恨海愁山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促拍滿路花
- 未憂卒歲無衣褐,紫鳳天吳柝海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前身已化歸遼鶴,醉帖猶傳戲海鴻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鄭總干
- 今冬最暖春最遲,忽憶誠齋南海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中觀梅
- 寰區嘆屈瞻天問,夷貊聞詩過海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使兩浙贈羅隱
- 唐宗戰壘久成功,管邴曾聞度海東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遼陽懷古
- 朝朝起作桐江釣,昔昔夢隨遼海塵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讀陸放翁集
- 青山西北凈無埃,風自東南遠海來。 -- 出自·老舍·游秦皇島
- 風光如此最多情,山海關頭山海明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小海燕評劇團
- 凱歌明日春潮急,洗筆攜來東海頭。 -- 出自·老舍·賀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
- 精神不死天難奪,千古潮聲東海濱。 -- 出自·老舍·聶耳墓獻花
- 珊瑚出海海見底,誰掣長竿臨海水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四禽圖
- 問誰作者夏太常,平生翰墨江海傳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沈刑部所藏墨竹歌
- 壬辰七月壬子日,大風東來吹海溢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風雨嘆(吳江舟中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