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日出漸看林霧散,潮來先覺海風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張守壺山詩
- 十年一覺,揚州春夢,離愁似海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水龍吟·杜鵑啼老春紅
- 大小峨眉相對立,梨花山接海棠山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嘉定府
- 山雨欲來淮樹立,潮風初起海云飛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多景樓
- 東南地陷妖氣黑,雙鳳高飛海南陌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夷山醉歌
- 河草青青淮馬健,江花冉冉海鷗肥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常州
- 詩骨自憐山樣瘦,酒腸君似海能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魏定父早春十首
- 搖落獨憐松不改,澄清嘗見海無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天寧因上人次韻
- 翠幄不開楊柳晚,紅云初坐海棠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因上人四首
- 今年坐夏在鶴林,許我先馳海舟便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祥符陵老許作先馳歸閩因成伽陀贈別紹興甲戌
- 樹浮白日山侵越,潮蹴青天海入吳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送唐子華嘉興照磨
- 如何一震白毛茁,泰山動搖海水泄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地震謠
- 海南天空月皎皎,三山如卷海如沼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羅浮美人歌
- 磷光夜附山精出,龍氣秋隨海霧消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錢塘懷古率堵無傲同賦
- 水天虹女忽當門,午光穿漏海霞裙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花游曲
- 鐵馬屯云江渚曉,樓船泛月海天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上左丞相
- 只在當年舊城住,門前一株海棠樹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蹋踘歌贈劉叔芳
- 飛宮三接十二樓,下聽華陽海聲狹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陶弘景移居圖
- 磷光夜附山精出,龍氣春隨海霧消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詠白塔
- 花靨秋空戎馬順,神燈夜燭海雞啼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丹鳳樓
- 客星石落江龍動,神馬潮來海雨腥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與客登望海樓(二首)
- 知不知對春思念他,倚欄桿海棠花下? -- 出自元·周文質·落梅風·樓臺小
- 依稀似識城頭鶴,仿佛曾游海上山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至松江
- 家林暫別堪惆悵,翻憶浮丘海上行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海口道上有述懷鄭二宣
- 三農更苦江南稅,百戰方休海上兵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夜話李孺長書屋因憶乃翁左納言
- 棄印可望天上客,射書元屬海東人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寄上海諸友人
- 鯫生本住山陰里,浪跡疑乘海畔航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督府公生日詩(并序)
- 葉尹如捐棺可玉,麻姑未老海堪梯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起燒竹照之八
- 每嘲春比人先老,不信愁如海叵量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結客少年場行
- 華林酒艷長庚醉,沉香春濃海棠睡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青海引
- 天山巉[1]削摩肩立,瀚海蒼茫入望迷。 -- 出自清·林則徐·出嘉峪關感賦
- 千尋綠嶂夾流溪,登眺因知海岳低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玄都觀
- 傳語東歸王副使,也須別卻海棠回。 -- 出自唐·馮伉·句
- 翻騰造化山曾竭,采掇珠璣海幾貧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人惠十才子圖
- 卻憶雞林本師寺,欲歸還待海風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僧歸日本
- 風雨冥冥春闇移,紅殘綠滿海棠枝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倪署郎中
- 風卷魚龍暗楚關,白波沉卻海門山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揚子津
- 邊騎不來沙路失,國恩深后海城荒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塞下三首
- 云沙泱漭天光閉,河塞陰沉海色凝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大漠行(一作胡皓詩)
- 壟月正當寒食夜,春陰初過海棠時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春日書懷
- 飛觀仰看云外聳,浮橋直見海中移。 -- 出自唐·趙彥昭·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
- 千年一偶圣人生,豈特河清海亦清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君王初幸集靈臺,碧藕催花海上開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端午內中帖子詞·皇后閣
- 鳳苔斗回天北畔,瑤臺直到海中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梅圣俞從登東樓三首
- 禁蹕忽傳天直北,仙山元在海中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章樞密景靈宮奉安列圣神御
- 寒霙飛斷九門深,日上扶桑海氣沈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石昌言舍入酬王景彝學士雪霽有懷
- 今日還同犯牛斗,乘槎共逐海潮歸。 -- 出自唐·李邕·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
- 魚麗陣接塞云平,雁翼營通海月明。 -- 出自唐·賀朝·從軍行
- 孤云獨鳥川光暮,萬井千山海色秋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同皇甫冉登重玄閣
- 江上年年小雪遲,年光獨報海榴知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韋潤州后亭海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