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在第9個字的詩句
浪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女伴喚回船,前溪風浪急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采蓮詞
- 未入連云寺,先齋越浪鐘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送僧歸洞庭
- 三山載群仙,峨峨咸浪中。 -- 出自唐·楊洵美·答李昌期
- 離心一起淚雙流,春浪無情也白頭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酬唐仁烈相別后喜阻風未發見寄
- 日色連湖白,鐘聲拂浪遲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
- 沖波突出人齊譀,躍浪爭先鳥退飛。 -- 出自唐·盧肇·競渡詩
- 自喜他年接巾舄,滄浪地近虎溪頭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與重幽上人話舊
- 我殊惺惺者,猶得滄浪趣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滄浪峽
- 分合吟詩老,家宜逐浪空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下第東歸留別鄭侍郎
- 鳥避連云幄,魚驚遠浪塵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曲江三月三日
- 地出浮云上,星搖積浪中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宿靈山蘭若
- 片席隨高鳥,連天積浪間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江上行
- 西出黃云外,東懷白浪遙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五原書事
- 帆冒新秋雨,鼓傳微浪風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別所知
- 橫空絡繹云遺屑,撲浪翩聯蝶寄槎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和人詠雪
- 少壯經勤苦,衰年始浪游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旅行
- 雨下侵苔色,云涼出浪聲。 -- 出自唐·劉畋·晚泊漢江渡
- 蜀道波不竭,巢烏出浪痕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皇甫校書自蜀下峽歸覲襄陽
- 詩道世難通,歸寧楚浪中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張喬下第歸宣州
- 心摧目斷哭江濆,窺浪無蹤日又昏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后漢門曹娥
- 颯颯翹沙雁,漂漂逐浪鷗。 -- 出自唐·喬舜·送德林郎中學士赴東府(得江)
- 靜榻懸燈坐,閑門對浪扃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宿故人江居
- 靜榻懸燈坐,間門對浪扃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宿故人江居
- ”見《唐書》)桃花浪里成龍去,竹葉山頭退鹢飛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水色連天色,風聲益浪聲。 -- 出自唐·海印·舟夜一章
- 矻矻被吟牽,因師賈浪仙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言興
- 已陳緇帷說,復表滄浪謠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通玄真人
- 任涓滴蹄涔,茫洋鯨浪,各自適歸趣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載楊柳
- 為問漳流,古來豪杰,浪淘多少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予一病五十日始俞,因自點檢,目視
- 愁未了,一聲漁笛滄浪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渡江云 庚戌臘月九日,與邾仲羲同往江陰。
- 老來祇戀舊儒巾,放浪猶能矯俗塵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次韻答松雨上人(洪武庚申)
- 如何上所賜,波及滄浪客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奉謝楊山居宣慰寄遺繭紙
- 斡旋星斗,銀河運轉,浪傾丹灶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繡定針
- 如見慧,便教磨出,云浪恢恢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 於京兆府學正來彥中處覓墨
- 忽長天、嘉氣瑞瑞,云浪滔滔,暫然敷遍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拋球樂 其中疑有脫誤
- 為使君預泛,鳳池春浪,壽金華相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壽陳節齋
- 蛟龍恐下然犀,風起浪翻如屋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黑漆弩 游金山寺粼曲子 伯昌嘗以漆弩侑酒
- 盡萬里蒼溟,魚龍吹浪,□□□□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木蘭花慢 殷獻臣伯德孝先奉使日本,索詩送
- 波影□云如鏡,向滄浪喚酒,空闊呼鷗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八聲甘州 仆與湯師言、金桂軒、張叔夏、唐
- 看未足,漁歌又起滄浪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渡江云 題鄭天趣三湘集
- 一卷之石吐氤氳,雪浪無奇艮岳俗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周雪盦乞題浮嵐作雨石供為九云石之一
- 成連攜我鼓琴處,白浪如山龍出游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長江萬里圖為同年汪華玉賦
- 蒨首見龍游,群山翠浪流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過龍游
- 春來到處富群英,浮浪應無實副名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歲寒三友亭
- 至今風浪卷長空,破浪飛帆何處發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江上雙舟摧發
- 巨者利齒小亦拳,雪浪濺人雷迸船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上灘行
- 大鳥如人立,長鯨跋浪來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香港感懷十首
- 至今遺壘余殘石,白浪如山過虎門。 -- 出自清·康有為·過虎門
- 臨風且浩歌,似念滄浪人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鄒園十詠 濯清
- 東海任公時問信,滄浪孺子亦來歌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賦黃葉漁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