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在第7個字的詩句
浪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地涌千峰搖翠浪,兩派玉虹如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大江西上曲/念奴嬌
- 靴笏縛君難放浪,樽前狂客自高歌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吉州堆勝樓謝景周司理居其上
- 舊愁隱隱隨煙浪,新恨綿綿入草萊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遇昭瑞宮次韻 其二
- 野草散光搖翠浪,風(fēng)花移色閃蒼苔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看山
- 紫霞蒲萄動春浪,腰鼓騰雷盤錦杖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錢塘紀行
- 翠影飄飄舞輕浪,正色不染湘江塵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明上人畫蘭圖
- 孤衾冷疊芙蓉浪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菩薩蠻·爐煙微度流蘇帳
- 樵青與我和滄浪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鷓鴣天·留落吳門□□□
- 顧我宦情真漫浪,為君行計幾淹留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寇定
- 野煙含樹色,春浪疊沙稜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皎師歸越
- 況遭積雨駕高浪,沙翻石走相撞舂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喜晴
- 已激山聲如駭浪,更回天色似寒灰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雹
- 昔時氣銳過奔浪,今日病減真無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冬曉書懷
- 曉開征帆破長浪,挾以兩櫓當中流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發(fā)松門寄介甫
- 鰲魚背上翻飛浪,蛟蜃鬐頭觸見虹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滄浪翁泛海
- 鰲冠三山安海浪,龍盤九鼎鎮(zhèn)皇都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淮西
- 數(shù)枝珍重蘸滄浪,無限塵心暫免忙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楊柳枝二首
- 遙天露崖口,輕浪漱山根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張文裕安寒十首
- 傲岸冠巾側(cè),淋浪襟袖沾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詩二十四韻書懷獻留守開
- 初疑江津闊,還浪橫風(fēng)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張促通學(xué)士苦暑思長安幕中望終南秋雪呈鄰
- 有時風(fēng)卷鼎湖浪,散作晴天雨點來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題縉云山鼎池二首
- 風(fēng)庭猶數(shù)杯,淋浪居末逐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顧膳部宴歸三十韻(時大水,饑)
- 虛名誤,遍人間浪走,恰到求田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沁園春 除夕二首
- 迸鯉似棱投遠浪,小舟如葉傍斜暉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泛鄱陽湖
- 江湖滿地蛟螭浪,粳稻連天鼠雀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高則誠雨中(三首)
- 終古是,銀濤雪浪,霧鬢風(fēng)鬟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賦此
- 中原方逐鹿,博浪踵相蹤。 -- 出自當代·周恩來·春日偶成
- 觸目瀾翻飛雪浪,赴溪盤屈轉(zhuǎn)瓊鉤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望江南/憶江南
- 心源一流放,駭浪奔長鯨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書紳詩
- 峰圍震澤岸,翠浪舞綃幕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韻
- 背風(fēng)開蠹簡,沖浪試新帆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江南書情二十韻寄秘閣韋校書貽之商洛
- 向空分犖指,沖浪出鯨鬐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古杉三十韻
- 霽云疏有葉,雨浪細無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綠田通竹里,白浪隔楓林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樂平苗明府
- 涵苔溪溜淺,搖浪竹橋懸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酬前駕部員外郎苗發(fā)
- 莫為無媒者,滄浪不濯纓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感河上兵
- 杖策無人獨步,浪厭百花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帆落松陵浦
- 珠箔風(fēng)輕,繡簾浪卷,乍入人間蓬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馬家春慢·珠箔風(fēng)輕
- 君看先春花,浮浪難自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雞冠花
- 深灘鰲背出,淺浪龍鱗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汴水斗減舟不能進因寄彥國舍人
- 回激入灣口,暗浪騰水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泊壽春龍?zhí)渡弦拱牒陲L(fēng)破一舟
- 岸潮生蓼節(jié),灘浪聚蘆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褐山磯上港中泊
- 君當下灘去,石浪激寒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別張景嵩
- 笑語雖同昔,放浪不少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劉原甫紫微過予飲酒
- 月銜遠入魚銜浪,潮退長汀蚌閣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過淮
- 虛沙歸島嶼,寒浪漱竅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淮岸
- 妻孥不同途,風(fēng)浪過蛟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竄
- 青山束寒灘,濺浪驚素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嚴子陵
- 前浪雪花卷,後浪白馬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王平甫惠畫水臥屏
- 平明好掛帆,白浪須出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憶將渡揚子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