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在第7個字的詩句
浪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浮云蔽江樹,急浪涉津石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客寄寫興
- 勃勃生意滿,翠浪涌縱橫。 -- 出自宋·胡幼黃·水調歌頭·有喜君初度
- 正亂葉墜紅,殘浪收碧。 -- 出自宋·呂同老·桂枝香·松江岸側
- 江湖中作鎮,風浪里盤根。 -- 出自宋·劉沆·小孤山
- 掛席壓平彭進浪,載家喜見太行云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送南翁待制北上
- 玉龍度海吹魚浪,煙淡寶釵橫鬢。 -- 出自宋·李天驥·摸魚兒·又何須
- 正梧陰碧轉,扇浪涼生,漸回秋意。 -- 出自宋·錢處仁·醉蓬萊·正梧陰碧轉
- 關山迥梁甸,波浪接湓城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冬日,漢江南行將赴夏口,途次江陵界,寄裴尚
- 蜀江分井絡,錦浪入淮湖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
- 魚龍悲嘯吹白浪,煙靄吐吞蒙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許尉小洞庭韻
- 尉仙鯨海駕高浪,郡博鳳律鏘和風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徐尉
- 泗上旅帆侵疊浪,雪中歸路踏荒墳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寄韓司兵
- 風沙榆塞迥,波浪橘洲偏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寄劉錄事
- 龍變偶因資巨浪,鳥飛誰肯借高風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將歸蜀留獻恩地仆射二首
- 日出空江分遠浪,鳥歸高木認孤城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送友人游蜀
- 三井應潮通海浪,五峰攢寺落天花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送僧之臺州
- 寒機深竹里,遠浪到門前。 -- 出自唐·儲嗣宗·宿范水
- 萍聚只因今日浪,荻斜都為夜來風。 -- 出自唐·徐商·句
- 瀘水東奔彭蠡浪,萍川西注洞庭波。 -- 出自唐·袁皓·重歸宜春經過萍川題梵林寺
- 燕雨似翻瑤渚浪,雁風疑卷玉綃紋。 -- 出自唐·鄭璧·奉和陸魯望白菊
- 煙霞時滿郭,波浪暮連空。 -- 出自唐·周繇·送江州薛尚書(一作郎中)
- 澄潭躍鯉搖輕浪,落日飛鳧趁遠檣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送黃賓于赴舉
- 長汀細草愁春浪,古渡寒花倚夕陽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湘浦有懷
- 瘦云低作段,野浪凍成云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片石
- 靈湫豈要魚棲浪,仙桂那容鳥寄枝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投翰林蕭侍郎
- 石門南面淚浪浪,自此東西失帝鄉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同年李侍郎龜正
- 前岸好山搖細浪,夾門嘉樹合晴煙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門外閑田數畝長有泉源因筑直堤分為兩沼
- 霧云疏有葉,雨浪細無花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殘陽宿雨霽,高浪碎沙漚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酬友生早秋
- 禪河既寂無由浪,此岸已離那用舟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為能仁長老本端說無學偈
- 虛閣靜眠聽遠浪,扁舟閑上泛殘陽。 -- 出自·李中·思九江舊居三首
- 目豁乍窺千里浪,夢寒初宿五峰云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國子監
- 遠煙分的的,輕浪泛悠悠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秋日泛舟賦蘋花
- 遠煙分的的,輕浪泛悠悠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秋日泛舟賦蘋花
- 短莎煙苒苒,驚浪雪漫漫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富池口
- 蹄涔豈信有滄浪,螢火何堪并太陽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簡豎儒
- 舞袖逐風翻繡浪,歌塵隨燕下雕梁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春宴河亭
- 人心風不吹,波浪高百尺。 -- 出自唐·唐備·失題二首
- 新聲是何曲,滄浪之水清。 -- 出自唐·邢象玉·古意
- 濕云應誤鶴,翻浪定驚鷗。 -- 出自唐·夏侯楚·秋霽望廬山瀑布
- 托聘囂塵表,放浪世莫知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顏闔
- 退躬適外野,放浪夫何求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柏成子高
- 秋風動江漢,波浪皆朝宗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天竺日章法師得旨還山畫泉石閑齋圖贈行并題
- 翦韭吟邊,聽潮浪里。 -- 出自元·張*·踏莎行 題破窗風雨圖,和王筠庵韻 珊瑚木難
- 每醉時低唱,滄浪一曲,閑時高臥,紅日三竿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沁園春 屋東老梅一株,鄰家有竹百余個,相
- 船頭濯足歌滄浪,蘭杜吹作春風香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漁莊
- 江開白銀甕,一浪天四蹴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觀錢塘江潮時教化平章大宴江上
- 似闊遠、北溟洪浪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柳梢青·苦海渺茫流蕩
- 三吳清興入淋浪。 -- 出自元·劉仲尹·鷓鴣天·滿樹西風鎖建章
- 會戲澄濤,游澄浪,隱然江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行香子·一鼓才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