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在第6個字的詩句
浪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極目五湖云浪,泛滿空秋色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好事近·十幅健帆風
- 莫話太湖波浪險,歸休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南鄉子·天外雨初收
- 儂今已是滄浪客,莫向尊前唱教池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鷓鴣天·柳外東風不滿旗
- 雖云事場屋,浪逐槐花忙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答官仲儒
- 自謂天地臣,浪稱平地仙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讀太白集
- 艤棹相逢煙浪際,有家皆在亂離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劍潭贈李似表
- 共泛桃花錦浪,與君同醉西湖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清平樂·惱花風雨
- 青高倚松亦浪語,遂令后世稱同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秦壽之見贈三首
- 后夜扁舟煙浪里,回頭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南鄉子·霜月晚云收
- 此意平生成浪許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減字木蘭花·屈亭湘浦
- 燕泥沾粉,魚浪吹香,芳堤十里晴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聲聲慢·燕泥沾粉
- 麥隴風來翠浪斜,草根肥水噪新蛙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野步
- 彩鹢雙飛雪浪翻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鷓鴣天·彩鷁雙飛雪浪翻
- 二月江頭風浪急,無機鷗鳥亦頻驚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二月十日玄文館聽雨
- 瀚海潮噴千浪白,天山風吼萬林丹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過夏國新安縣
- 洞庭日落風浪涌,倒影射堂堂欲動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奉送大司馬劉公歸東山草堂歌
- 隔江人唱《浪淘沙》,月上梧桐影未斜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桃源方士詩
- 上峽舟航風浪多,送郎行去為郎歌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竹枝詞(九首)
- 無義灘頭風浪收,黃云開處見黃牛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竹枝詞(九首)
- 海估帆乘錦浪飛,綃宮夜取萬珠璣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海估行(二首)
- 桑根垂斷岸,浪沫聚空灣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南歸舟中二首
- 船到南湖風浪靜,可憐秋水照蓮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僧往湖南
- 柳渡風輕花浪綠,麥田煙暖錦雞飛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過澠池書事
- 柳寒難吐絮,浪濁不成花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汴上晚泊
- 自從身與滄浪別,長被春教寂寞歸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東歸次瀛上
- 天生良史筆,浪跡擅文藻。 -- 出自唐·姚發·送蕭穎士赴東府,得草字
- 龐公嘉遁所,浪跡難追攀。 -- 出自唐·閻防·夕次鹿門山作
- 三江夜色滄浪白,千里秋香{禾巴}稏黃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入涌泉道中
- 風急輒先千浪破,岸欹能把一{上竹下亶}牽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入涌泉道中
- 四擁蒼云拂浪驚,北風飛下海濤聲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驟寒
- 春入蘿徑靜,浪花翻遠晴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題僧文瑩所居壁
- 千尺危橋跨浪雄,壓橋虛閣勢凌空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書吳江垂虹亭詩
- 漢苑紅光非浪語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蝶戀花·只恐深夜花睡去
- 極知玄文不浪與,踽踽故作侯芭來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簡吉老
- 怒濤洶涌,卷浪成雪蔽長川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水調歌頭·江水去無極
- 浥浥小橋紅浪濕,撫虛弦、何處得郎聞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八聲甘州·事茫茫
- 春酒入杯紅浪漲,晚花薦座靚妝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到任交權州事筵致語口號
- 翳桑盤飯驚浪舟,如輠轂需膏油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赴省七子
- 看風動疏簾,浪鋪湘簟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齊天樂·碧紗窗外黃鸝語
- 氣涌如山白浪掀,聲悲動地終風作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洪都病中夢與太白同登峨嵋亭有賦
- 千里潮平春浪闊。 -- 出自宋·鄭僅·調笑轉踏/調笑令
- 滄浪水深波浪闊,醉謂止可探一柴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題郭功甫詩卷
- 數日東風春浪惡,漁舟不是莫愁船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石城
- 珠逞夜明秋浪定,磬含霜韻曉霞開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浕口治
- 夜深醉墨淋浪處,書遍香紅擁項羅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鷓鴣天·淺笑輕顰不在多
- 瓊海無邊銀浪卷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鳳棲梧/蝶戀花
- 神仙真渺茫,浪說武陵谷。 -- 出自宋·陳東·詠桃花菊一章
- 寒生坐孤窮,浪跡遠羈寓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寄別左與言
- 峽束秋江風浪清,美君山峽舟楫輕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陳季常判院
- 明朝橫枕清浪頭,夢破霜風正相憶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宣和壬寅仲冬二十六日留別臨川陳泰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