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在第2個字的詩句
浪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 -- 出自·佚名·滄浪之水歌
- 麥浪翻晴風飐柳,已過傷春候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四和香·麥浪翻晴風飐柳
- 狎浪兒童,橫江士女,笑指漁翁一葉輕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沁園春·觀潮
- “煙浪濺篷寒不睡,更將枯蚌點漁燈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秋浪遠侵黃鶴嶺,暮云遙斷碧雞山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滄浪吾有曲,寄入棹歌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儲邕之武昌
- 謔浪肯居支遁下,風流還與遠公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山僧
- 滄浪有釣叟,吾與爾同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沐浴子
- 謔浪萬古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友人其三
- 謔浪棹海客,喧呼傲陽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,達曙歌吹,日晚乘醉
- 白浪如山那可渡,狂風愁殺峭帆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橫江詞其三
- 雪浪淺,露花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阮郎歸·歌停檀板舞停鸞
- 雪浪搖空千頃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歸朝歡 和蘇堅伯固
- 縱浪大化中,正為化所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柏
- 白浪橫江起,槎牙似雪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灘
- 鏡浪洗手淥,剡花人心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淡公二首?此詩當為孟郊作?
- 翠浪舞翻紅罷亞,白云穿破碧玲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登玲瓏山
- 高浪隱床吹甕盎,暗風驚樹擺琳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連雨江漲二首
- 風浪忽如此,吾行欲安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發洪澤中途遇大風復還
- 鏡浪洗手淥,剡花入心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淡公二首
- 平浪官前友誼多,崇明對馬衣帶水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古·送縱宇一郎東行
- 滄浪水深青溟闊,欹岸側島秋毫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
- 順浪翻堪倚,回帆又省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回棹
- 擺浪散帙妨,危沙折花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次晚洲
- 高浪垂翻屋,崩崖欲壓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
- 破浪南風正,收帆畏日斜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舟泛洞庭(一作過洞庭湖)
- 翠浪吞平野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翠浪吞平野
- 放浪兒童歸舍,莫惱比鄰鴨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六么令·倒冠一笑
- 白浪茫茫與海連,平沙浩浩四無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浪淘沙
- 煙浪始渺渺,風襟亦悠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泛湓水
- 翻浪雪不盡,澄波空共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牛相公歸仁里宅新成小灘
- 滄浪峽水子陵灘,路遠江深欲去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家園三絕
- 洗浪清風透水霜,水邊閑坐一繩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池
- ]綠浪東西南北水,紅欄三百九十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正月三日閑行
- 春浪棹聲急,夕陽帆影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渡淮
- 碧浪金波三五初,秋風計會似空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句
- 飐浪嫩青荷,重欄晚紅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四月一日作
- 月浪沖天天宇濕,涼蟾落盡疏星入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燕臺四首·秋
- 浩浪侵愁光蕩漾,亂山凝恨色高低。 -- 出自唐·李煜·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
- 放浪終余年,造物不汝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憶昔
- 擘浪忽看魚對躍,入云時見鶴孤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晚
- 白浪蹴天樓欲動,當時恨不到黃陵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昔
- 細浪隨搖楫,新涼入岸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步至湖上寓小舟還舍
- 駭浪千重無死地,神丹九轉有新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早秋
- 酒浪搖春不受寒,燭花垂燼忽堆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宴
- 白浪黏天鮫鱷橫,夢中識路亦何為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建安遣興
- 酒浪欲爭湖水綠,花光卻妒舞衫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落魄
- 駭浪嵯峨風作之,蛟龍血人以為嬉;畏涂寄命三十載,賴有痛飲紓吾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中獨酌
- 白浪浮天遠,黃云出塞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老身
- 擘浪畫楫飛,穿云青鞋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年七十有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