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浪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千齡只有忠臣恨,化作濤江雪浪堆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題夫差廟
- 落花流水淺深紅,盡日帆飛繡浪中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余杭道中
- 不知朱戶趑趄者,能勝青山放浪無?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正夫游王園,會者六人
- 生憎行路與心違,又逐孤帆擘浪飛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南徐道中
- 松楸永寄孤窮淚,泉石終收漫浪身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天平先隴道中,時將赴新安掾
- 獨自登樓時拄頰,山川在眼淚浪浪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登樓
- 蛟龍長怒虎長嘯,山木翛翛波浪深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涉沅瀟
- 龍形江影隔云深,虎勢山光入浪沈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卻到金陵登北固亭
- 終南云雨連城闕,去路西江白浪頭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饒州張使君
- 孤煙曉起初原曲,碎樹微分半浪中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曉起回文
- 洞天福地陰陽合,勝事留傳豈浪夸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詩一首
- 東坡海上無消息,想見驚帆出浪花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蒲泰亨四首
- 上山采薪多荊棘,負水入溪波浪黑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竹枝歌
- 鹿走平原沙莽莽,龍飛滄海雨浪浪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雨中遣興 其一
- 草衣老子雙□皤,拍手夜唱滄浪歌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船上歌
- 旌旗兩岸蘆花影,鼙鼓三聲海浪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下直沽
- 白眼遙看泰華云,赤腳冷濯滄浪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結交行送武之文
- 清聲千古在世間,好詩句句夸浪仙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賈浪仙騎驢圖
- 聯馬尋芳狹斜道,銜舟待月滄浪亭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李趙二友生
- 相逢一段盂城夢,明發扁舟是浪萍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王景通二首之二
- 狂吟醉約昔悠悠,衰病方諧散浪游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舟次淮陰呈邑令田望
- 深林摵摵分行響,淺葑茸茸疊浪痕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呦呦
- 云帆十幅順風行,臥聽隨船白浪聲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離齊州后五首
- 何年南狩牙檣出,六月西來雪浪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雙漸之漢陽
- 輕生重利三馬客,一葉直沖高浪白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屬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
- 君不見太上老君頭似雪,世人浪說駐童顏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示道人
- 身如五嶺炎蒸里,盡似三江高浪中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病酒呈晉州李八丈
- 鑒湖春好無人賦,夾岸桃花錦浪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此身似、扁舟一葉,浩浩拍天風浪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永遇樂 夢中有以王正之樂府相示者。予但記
- 人言格調勝玄度,我愛篇章敵浪仙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送李秀才歸荊溪
- 蟾投夜魄當湖落,岳倒秋蓮入浪生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三堂東湖作
- 小姑聘與彭郎磯,至今波眼而浪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丫頭巖
- 有時驚起老龍號,一口汲盡滄浪波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城西謝知堂
- 河水沖激根株危,倏忽河中風浪吹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楊柳歌
- 伐蛟北海奠玄冥,斬蜃南訛封浪井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道士周玄初鶴林行
- 雨籠蛩壁吟燈影,風觸蟬枝噪浪聲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投宣諭張侍郎亂后遇毗陵
- 一帆程歇九秋時,漠漠蘆花拂浪飛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秋日泊浦江
- 時時失伴沈山影,往往爭飛雜浪花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白鷗詩
- 手提孤篁曳寒繭,口誦太古滄浪詞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湖散人歌
- 鸞旌圓蓋望欲來,山雨霏霏江浪起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迎神
- 村邊坎坎賽神鼓,船底怦怦駕浪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絕句五首
- 花開記春不記歲,金椎自劫博浪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桃花源詩
- 月偏皎皎隨人行,水亦沄沄非浪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將離宣城寄吳正仲
- 勞生未了還東去,孤棹寒篷宿浪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惠山寺留題
- 林間車馬逢稀到,塵處杯觴不浪飛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小人縱多欲,真宰豈容私,只此浪喜歡,便成空慘悽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萬物吟
- 道堂閑話侭多時,塵外杯觴不浪飛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謝彥國相公和詩用醉和風雨夜深歸
- 為郎得絳分銅虎,見寄詩中非浪夸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絳守王仲賢郎中
- 連昌宮廢昌河在,事去時移語浪傳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十五日別福昌因有所感。
- 謀成既不勞人力,境遠偏宜隔浪花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吳興新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