浩在第6個字的詩句
浩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且言無所補,浩嘆欲何如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順動后藍田偶作(時丙辰初夏日)
- 便入醉鄉(xiāng)休浩嘆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蝶戀花·杳杳晴虛寒漫漫
- 三日疾風(fēng)吹浩蕩,綠蕪未遍平沙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臨江仙·三日疾風(fēng)吹浩蕩
- 俯仰天地間,浩然為一色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度秦嶺
- 棠棣先凋空浩嘆,圖書不展已多時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書薛紹彭詩編
- 區(qū)區(qū)空有意,浩蕩洗鋒鏑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戲贈吳知伯
- 汗漫赤壁游,浩歌邈相對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和邑宰張元若酹月亭詩四首
- 幽人似歸鴻,浩氣胸磊落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復(fù)次韻二首
- 歸歟既改旆,浩然亦架辀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秋懷
- 悠悠出山水,浩浩無停注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潭溪十詠·南溪
- 聽君誦九流,浩若昆侖擘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友石臺詩韻
- 把酒視云漢,浩歌散愁襟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為獨醒有詩因次其韻
- 棱棱威正肅,浩浩意無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雪和袁望回三首
- 不慣扁舟浮浩渺,且驅(qū)羸馬上崎嶇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孔純老按屬邑六首
- 宏詞與奧學(xué),浩渺江無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題魯如晦需堂
- 看花把酒發(fā)浩嘆,反復(fù)新詩三過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定慧院海棠追和東超呈虞季然陳德夫
- 胡為困羈旅,浩嘆常吞聲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訪周元舉菁山隱居
- 詩成西園句,浩若轉(zhuǎn)修綆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與諸公會飲昆山放生池亭
- 月黑波翻江浩渺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漁家傲·月黑波翻江浩渺
- 蜀江歸棹在,浩蕩逐春鷗。 -- 出自宋·宇文虛中·和高子文秋興
- 相招元處士,浩歌海西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夢游滄海歌
- 岷嶺導(dǎo)江,浩浩發(fā)臨邛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六州歌頭 賦木蓮花 以上牧庵集卷三十六
- 明朝伐鼓凌浩蕩,五峰雙劍生秋煙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白鹿洞別諸生
- 沉沉樹若煙,浩浩溪如雪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道中偶詠
- 頻賒寧沮興,浩唱不嗔狂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憶都門酒家王四
- 驚風(fēng)起長波,浩浩何時還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贈先達
- 扣舷不能寐,浩露清衣襟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旅次江亭
- 飲罷忽東去,浩歌秋日曛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山人程惟象東歸
- 對之便欲發(fā)浩歌,西風(fēng)蕭蕭水增波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題江南秋晚圖
- 崩騰心為失,浩蕩目無主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乘潮至漁浦作
- 安得天子澤,浩蕩漸窮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回次媯川大寒
- 排翮下岷山,浩蕩窮幽尋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岷山楊道士游廬山
- 幽思感晚春,浩歌送斜暉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幕中偶書
- 急浪橫流成浩蕩,陰云狂態(tài)轉(zhuǎn)紛綸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志國首夏霖雨之作
- 昔觀黃河流,浩蕩窺禹穴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資州路月山亭
- 清冷想寒門,浩蕩思舞雪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七月五日熱退喜涼資中有懷二十四韻
- 臨風(fēng)獨笑吒,浩蕩欲飛翻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資州路東津寺
- 濁醪倘可載,浩歌凌西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唐處厚邀同歐陽元老彭志南游金鑾寺
- 深藏世啼舌,浩歌看屋梁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油州楊吉老
- 耿耿坐不寐,浩歌睇流云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寄歐陽元老
- 已從上頭收浩蕩,更著幽處藏縈紆。 -- 出自宋·劉望之·龍多仙
- 凄涼謝公堰,浩蕩董家湖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重登斗野亭二首
- 運行有機緘,浩蕩見根柢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路出祝融背仰見上封寺遂登絕頂
- 清新足遐寄,浩蕩多余思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同元晦擇之游岳道遇大雪馬上作
- 城頭雞一號,浩蕩風(fēng)腳回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過洞庭
- 臺躔五云處,浩歌長相望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十詩謝寥計使
- 痛飲未渠醉,浩興渺無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分韻得家字
- 今朝泚筆否,浩蕩對云葉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雪再次韻
- 想摩鯨牙凌浩蕩,更穿月脅翔遼邈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讀師文和郡侯喜雨詩次其韻
- 山寺鐘聲人浩浩。 -- 出自宋·凈端·漁家傲·斗轉(zhuǎn)星移天漸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