浩在第6個字的詩句
浩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溥博淵泉,浩浩淵淵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李養(yǎng)源自號蒙泉求詩于東包某作此以贈之
- 今年七十二,浩然元不衰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壽家君克堂先生
- 紙帳不知寒浩蕩,銀幡自愛雪蓬松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立春
- 歸釣興隨春浩蕩,獨(dú)醒人與月徘徊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有蟹無酒
- 絕慮忘機(jī)養(yǎng)浩,煉神丹、出自重陽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迷棋引
- 云水風(fēng)濤浩浩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水龍吟·世傳海有三山
- 萬里滄波空浩渺,遠(yuǎn)接天涯秋碧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無俗念 仙景
- 藉此兩黃鵠,浩蕩看齊州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(diào)歌頭 予兒時(shí)在遺山家,阿姊嘗教誦先叔
- □長江、離魂浩渺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燭影搖紅 前事用呂東窗韻
- 山川看不厭,浩然遂忘還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茍非峽山壯,浩浩無隅邊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手攀時(shí)且住,浩若乘風(fēng)船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題閻立本畫水官
- 西北方求帥,浩然寧久居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題浩然閣
- 終然學(xué)黃鶴,浩蕩滄溟飛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秋懷詩五首
- 自古塵沙同浩劫,斯民涂炭豈前緣?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失題四首
- 圣心不見答,浩浩翠煙去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朱文公
- 怡情含道識,浩渺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回環(huán)聊注目,浩蕩接清煙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泛江至土坊
- 游世在虛己,浩蕩與時(shí)俱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遺懷
- 雙水朝宗氣浩浩,諸生讀書聲瑯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馮行之雙溪書房
- 東風(fēng)吹新蓑,浩蕩滄溟黑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藤蓑(二首)
- 凄涼帝子宅,浩蕩{右衤右爾}衡洲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楚中作
- 冥冥眾樹昏,浩浩一江渾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江上雨
- 郁然懷君子,浩曠將如何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入衛(wèi)作
- 曖然青軒暮,浩思非所任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餞遠(yuǎn)
- 屋邊山、松風(fēng)浩蕩,虎龍吟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何必游嵩少
- 帆近蓬萊忽浩茫,歸來散發(fā)且陽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季弟韻二十首
- 寂寥時(shí)數(shù)語,浩蕩或千言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跋方云臺文藁二十韻
- 白鷗無數(shù)沒浩蕩,相親相近俄相安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玩鷗亭
- 扁舟殊不系,浩蕩路才分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長洲
- 遙遙歷廣博,浩浩長風(fēng)吹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馮氏道中早行
- 扶空立屏障,浩翠小萬古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晴山
- 茲焉獲登覽,浩思欲飛矯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鹽亭縣永樂山叩云亭
- 為羨白鷗何浩蕩,卻思斥頞亦逍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及甫韻送至遠(yuǎn)別
- 溟蒙迷太極,浩蕩送平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劉家江阻風(fēng)二首
- 離披不相見,浩蕩隔兩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閑居秋懷,寄陽翟陸贊府、封丘高少府
- 此山蓄靈異.浩氣共屈盤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七邑恩波歌浩渺,一方云物自鮮奇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賀鄭使君
- 子期去不返,浩浩良不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作二首
- 金殿恩波將浩浩,圭峰意緒謾孜孜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楊公杜之舅
- 山風(fēng)與霜?dú)猓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浩浩滿松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馮使君
- 九野黎民耕浩浩,百蠻朝騎日駸駸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壽春節(jié)進(jìn)大蜀皇帝五首
- 此時(shí)居舟楫,浩蕩情無已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年光東流水,浩嘆傷羈心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將離澧浦置酒野嶼奉懷沈正字昆弟三人聯(lián)登高
- 叫閽路既阻,浩蕩懷靈修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將之京國贈薛員外
- 群迷行大夜,浩浩一昏黑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湘中別成威闍黎
- 清切丹禁靜,浩蕩文河注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酬薛舍人萬年宮晚景寓直懷友
- 萬里念江海,浩然天地秋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長安夜坐寄懷湖外嵇處士
- 往事悠悠添浩嘆,勞生擾擾竟何能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慈恩寺偶題
- 帆去帆來風(fēng)浩渺,花開花落春悲涼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石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