浩在第6個字的詩句
浩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荒戍落黃葉,浩然離故關(guān)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送人東游
- 思君若汶水,浩蕩寄南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沙丘城下寄杜甫
- 客心不自得,浩漫將何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
- 靜坐觀眾妙,浩然媚幽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尋陽紫極宮感秋作
- 仙人東方生,浩蕩弄云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
- 潈潈奔溜聞,浩浩驚波轉(zhuǎn)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(wèi)尉張卿二首
- 躊躇忽不見,浩蕩難追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泰山六首(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
- 欲為中州信,浩蕩絕云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道子實雄放,浩如海波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維吳道子畫
- 市人與鴉鵲,浩浩同一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真興寺閣
- 安眠海自運,浩浩潮黃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旦起理發(fā)
- 漂零竟何適,浩蕩寄此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
- 山川同一色,浩若涉大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牛口見月
- 浩蕩日月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陳履常張公龍?zhí)?/a>
- 山前江水流浩浩,山上蒼蒼松柏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留題仙都觀
- 下視九萬里,浩浩皆積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前韻寄子由
- 喬木卷蒼藤,浩浩崩云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使都經(jīng)錢溪
- 不愿君為孟浩然,卻遭明主放還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梅圣俞詩集中有毛長官者今于潛令國華也圣俞
- 君行吾為發(fā)浩歌,鯤鵬擊浪從茲始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古·送縱宇一郎東行
- 湖上風(fēng)來波浩渺,秋已暮、紅稀香少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怨王孫·湖上風(fēng)來波浩渺
- 取笑同學(xué)翁,浩歌彌激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
- 遲回度隴怯,浩蕩及關(guān)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復(fù)憶襄陽孟浩然,清詩句句盡堪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解悶十二首
- 客從南縣來,浩蕩無與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
- 棲遑分半菽,浩蕩逐流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見敕目,薛三璩授司議郎,畢
- 憂來藉草坐,浩歌淚盈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玉華宮
- 凄涼憐筆勢,浩蕩問詞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虞十五司馬
- 何當擺俗累,浩蕩乘滄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(nèi)諸官
- 追隨二十載,浩蕩長安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顧八分文學(xué)適洪吉州
- 靜求元精理,浩蕩難倚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病柏
- 龍宮塔廟涌,浩劫浮云衛(wèi)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秘書監(jiān)江夏李公邕
- 長風(fēng)駕高浪,浩浩自太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龍門閣
- 悠悠回赤壁,浩浩略蒼梧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過南岳入洞庭湖
- 寂寥相喣沫,浩蕩報恩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舟出江陵南浦,奉寄鄭少尹(審)
- 南游炎海甸,浩蕩從此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
- 悵馀音、鈞天浩蕩,洞庭膠葛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細把君詩說
- 悵余音、鈞天浩蕩,洞庭膠葛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 用前韻送杜叔高
- 飄零同落葉,浩蕩似乘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連宵復(fù)竟日,浩浩殊未歇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雪
- 兀然身寄世,浩然心委化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冬夜
- 盈盈一尺水,浩浩千丈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續(xù)古詩十首
- 江從西南來,浩浩無旦夕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每歲秋夏時,浩大吞七澤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自秦窮楚越,浩蕩五千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,路次藍溪
- 身心一無系,浩浩如虛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詠意
- 秋霜剪根斷,浩浩隨長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我身
- 胸中一無事,浩氣凝襟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逸老
- 淙淙三峽水,浩浩萬頃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草堂前新開一池,養(yǎng)魚種荷,日有幽趣
- 生涯別有處,浩氣在心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齋
- 海漫漫,風(fēng)浩浩,眼穿不見蓬萊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海漫漫-戒求仙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