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7個字的詩句
流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得邑美建業(yè),風(fēng)流猶可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著作孟侯宰上元
- 欲寄洛陽信,泝流行客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涂中遇雪寄希深
- 水鳥傍人煙,河流隔桑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新霽登周王城
- 碧樹斜通市,清流曲抱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元輿游春次用其韻
- 禹穴淵深入地流,秦望峰高插天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楊明叔通判越州
- 靜夜有舟下,中流聞櫓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櫓
- 東路歸梁懶,黃流下汴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獨酌偶作
- 潦雨忽暴集,澗流如突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建德新墻詩
- 不待為書幾,常流作鬼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去臘隱靜山僧寄榧樹子十二本柏樹子十四本種
- 公獨思康樂,臨流誦句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許昌晚晴陪從過西湖因詠謝希深蘋風(fēng)詩愴然有
- 坐竹聽啼鳥,臨流聒嘒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
- 斷壁翠連云,寒流清見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徐元輿見邀與諸君同游至峰山溪上作
- 移任長洲縣,沿流漸入?yún)恰?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赴長洲縣作
- 邇來通倅少名流,云泉竹樹應(yīng)包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姚著作之任宣城
- 繒裂方塘上,瓊流巨壑中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東風(fēng)解凍詩
- 之子有文行,常流竊比難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朱嚴(yán)留別
- 陽烏西去水東流,今古推移幾度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彈秦失御血橫流,天下求君君不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題四皓廟四首
- 數(shù)朝從款看伊流,夜卜香山宿石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王安之少卿同游龍門
- 夫婦團圓為風(fēng)流,成姻眷,恩情美滿,夫婦團圓。 -- 出自元·關(guān)漢卿·【中呂】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(十六首)
- 正道弛兮離常流。 -- 出自漢·劉徹·瓠子歌
- 河中之水向東流,洛陽女兒名莫愁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莫愁歌
- 算多情小杜,風(fēng)流未睹,空腸斷、枝間子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水龍吟·水晶宮繞千家
- 調(diào)促香檀,困入流波生媚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碧牡丹·院宇簾垂地
- 感慈神駿渥洼流,壁上高僧莫遣酬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贈常州感慈邦長老
- 棄家內(nèi)愧非此流,此身天地一虛舟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贈麻田山人吳子野
- 笑傾萬斛付江流,所有盡空心境廓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方提干有端石硯池狹不能容不予攜以歸令匠者
- 城與清江曲,泉流亂石間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登快哉亭
- 樸俗猶虞力,安流尚禹謨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登鵲山
- 敏慧仍江夏,風(fēng)流更妙年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黃無悔挽詞四首
- 豈知激濁與清流,恐懼駢頭牽翠帶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蘇公西湖徙魚三首
- 解纜風(fēng)泊岸,中流水入船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禮武臺坐化僧
- 弱柳經(jīng)寒色,懸流盡夜聲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宿泊口
- 汝穎諸王後,風(fēng)流獨此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王君玉赴試
- 江水悠悠自在流,向人無恨不應(yīng)愁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十七日觀潮三首
- 遠(yuǎn)岫螺頭濕翠,流霞赪尾疏明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臨江仙·遠(yuǎn)岫螺頭濕翠
- 明月當(dāng)天,白沙流水,冷光連野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水龍吟·危樓橫枕清江上
- 自一般天賦,風(fēng)流清秀,總不同粗俗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探春令·冰檐垂箸
- 十年追往事,嘆流鶯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小重山·枝上楊花糝玉塵
- 杯茶盞水也風(fēng)流,莫負(fù)了、桂時菊候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鵲橋仙·兄年八十
- 任旁人播盡,風(fēng)流眉案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真珠簾·閑居是念隨云散
- 寒勒銀河不放流,幻飛六出眩人眸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賡吳竹修雪詩二首
- 頃刻當(dāng)千日,風(fēng)流能幾家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四月五日后圃酴醾芍藥侍郎三花盛開醉呂成三
- 古貌堯民老,風(fēng)流晉世賢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董帥干二首
- 寓軒主人古風(fēng)流,不肯移種防慢褻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戴時可家賞木芙蓉花醉賦
- 吾輩本非淫湎流,聊以寄意齊興亡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夜飲慈云諸公索詩因成長篇
- 長揖出門去,水流云外空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似雪竇西麓庵僧昂蒙純
- 薄俗滔滔逐水流,誰能古道兩綢繆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趙景文見寄懷親
- 事過姑休問,風(fēng)流記剡川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二月十日送女清出適還次韻弟觀代主留客
- 霜暑三年別,風(fēng)流萬古存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吊單方庵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