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4個字的詩句
流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回首風流陳跡冷,山陽鄰笛淚沾襟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過錢朝陽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
- 思君如流螢,持明徒自照。 -- 出自明·劉璉·自君之出矣(四首)
- 年華逐流水,五見楊柳綠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送孫景賢歸江東
- 滄江東流深,浮云北飛遠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送楊公望得滿字
- 如此風流人在遠,料儂應得好懷無。 -- 出自明·婁堅·寄孟陽二首
- 祓禊風流自昔年,勝游行及暮春天。 -- 出自明·婁堅·再呈殷丈
- 從此士流濁,轉于世道輕。 -- 出自明·婁堅·歲暮雜題示兒復聞十首(萬歷末年作)
- 異代風流今有此,若問信陵那可知。 -- 出自明·盧柟·信陵亭行贈張幕史
- 兵革飄流無定著,渺余何處賦歸田。 -- 出自明·盧熊·婁江夜泊
- 花謝水流人不返,蛛絲空罥半窗風。 -- 出自明·魯山泰公·悼竹巖處士
- □□黃流離,尖嵕青斧鉞。 -- 出自明·陸釴·西山詩次李賓之韻(壬辰年十二月)
- 何由似流水,早晚赴歸潮。 -- 出自明·呂敏·寄高季迪
- 掩淚自流涕,哀郁傷朱顏。 -- 出自明·羅頎·從軍行(八首。并序)
- 渭水東流來鳥鼠,吳山西下走蛟龍。 -- 出自明·茅大方·再次登南山仰天池韻
- 寒水淺流如漱石,云山初暝似生苔。 -- 出自明·茅元儀·九日同啟泰石卿諸君登永寧寺臺
- 空虛密流徙,自然有成虧。 -- 出自明·梅鼎祚·雜感六首(萬歷初,江陵當國時作)
- 支許風流吾所羨,幾時騎馬渡潺湲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舜江楊邦彥家扁二首次劉允若韻
- 猶記臨流泛春酌,倚闌同和濯纓歌。 -- 出自明·倪岳·芳池春水
- 千古風流吹帽盡,百年時序插萸過。 -- 出自明·彭幼朔·九日登高有感寄懷虞山錢太史
- 學士風流玉雪標,早陪鳳輦聽仙《韶》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奉柬周伯溫左丞(二首)
- 江湖日流血,不足非殺傷。 -- 出自明·秦鎬·送熊思誠司理之比部二首
- 多少風流多少恨,玉笙吹斷月明中。 -- 出自明·丘吉·和姑蘇劉工部昌無題(三首)
- 汴水東流白日飛,老親在南兒在北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烏啼曲(并序)
- 月駛星流,秉燭奈何。 -- 出自明·阮自華·宴飲歌
- 靜定謝流動,終具朝宗心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感懷詩(四十首。有序)
- 但許風流擅南館,不教飛夢繞西陵。 -- 出自明·盛仲交·聞箏詩
- 冰澗擁流澌,春回萬壑姿。 -- 出自明·石沆·途中
- 叔子風流遠,公孫政績殊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挽吳都督四十韻
- 川梁架流虹,靈泉激深渠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神樂觀集送沈啟南
- 黃河東流雁南翔,軺車明朝歸帝鄉。 -- 出自明·釋良琦·碧梧翠竹堂
- 汴水東流接大河,曾經帝里問銅駝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送句吳豪士重游大梁三首
- 漢水東流去,英雄可奈何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襄陽懷古
- 王氣中流甲馬營,殘星還繞鳳凰城。 -- 出自明·孫華·鳳山懷古(三首)
- 行看水流去,坐期云飛還。 -- 出自明·孫友篪·避喧
- 牽船溯流狂吹逆,登車避閘飛塵多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至正戊子下第南歸與同貢黃章仲珍雷燧景陽同
- 花枝自流出,芒郤覓無蹤。 -- 出自明·童珮·善卷洞
- 深山獨流落,長夏亦凄涼。 -- 出自明·童珮·夏日避兵西山有感
- 金殿螢流月半沉,君王當日寵恩深。 -- 出自明·童軒·和劉工部欽謨無題韻(四首)
- 鑿沼分流水,編籬補壞墻。 -- 出自明·王紱·題老圃卷
- 樹繞河流天外去,鳥翻云影日邊回。 -- 出自明·王洪·金臺夕照
- 煙巒凈流翠,晴瀑白跳珠。 -- 出自明·王濟·游碧巖和石川韻碧巖碧弁之中峰也
- 回首看流云,悠然似吾意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龍神祠旁二鳥
- 僻境但流水,秋風隱計貧。 -- 出自明·王懋明·湖上隱居秋日漫興四首
- 不是此流南巷客,深村誰肯遠相從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秋日與史子裕沽飲東村次回忽至
- 屈注清流作帶圍,高頭三面擁澄暉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淮安城樓
- 屋頭有流水,時作幽琴鳴。 -- 出自明·王紳·題黃侍中翠微書舍(二解)
- 賀監風流在,臨風酹一觚。 -- 出自明·王嗣經·送曹能始還閩中 分賦得李白詩湖清霜鏡曉
- 君為東流水,出門不顧歸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艷歌行
- 清渭常流東海波,南山不斷諸陵月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曲江池醉歌贈長安諸公
- 峽自中流辟,江從西極還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郢城最高處眺荊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