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流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逗野河流濁,離云磧?nèi)彰鳌? -- 出自唐·曹松·送進(jìn)士喻坦之游太原
- 公署聞流木,人煙入廢城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贈(zèng)馀干袁明府
- 南軒自流涕,不是望燕臺(tái)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南亭偶題
- 倚檻恣流目,高城臨大川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同薛侍御登黎陽縣樓眺黃河
- 好客風(fēng)流玳瑁簪,重檐高幕曉沈沈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劉員外陪韓仆射野亭公宴
- 溪中水流急,渡口水流寬。 -- 出自唐·丘為·泛若耶谿
- 汴水東流無限春,隋家宮闕已成塵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汴河曲
- 黃河?xùn)|流流九折,沙場埋恨何時(shí)絕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塞下曲四首
- 歲寒坐流霰,山川猶別離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秋晚溪中寄懷大理齊司直
- 清光液流波,盛明難再逢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溪中月下寄揚(yáng)子尉封亮
- 斜光動(dòng)流睇,此意難自持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蓮塘驛 在盱眙界。
- 眾水背流急,他山相向重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華山
- 曠野鳴流水,空山響暮砧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吳江旅次
- 遠(yuǎn)水東流浮落景,繚垣西轉(zhuǎn)失行鑣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玄元觀送李源李風(fēng)還奉先華陰
- 門外水流何處?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問李二司直所居云山
- 行人與流水,共向閩中去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酬李判官度梨嶺見寄
- 高枕隨流水,輕帆任遠(yuǎn)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與張補(bǔ)闕、王煉師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臺(tái)寺
- 荀氏風(fēng)流遠(yuǎn),胡家清白齊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李萬州赴饒州覲省(得西字)
- 窗戶背流水,房廊半架城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酬裴補(bǔ)闕吳寺見尋(一作酬袁補(bǔ)闕中天寺見寄
- 已擘峻流穿太岳,長扶王氣擁強(qiáng)秦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仙掌
- 岸擁洪流急,亭開清興長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陜州題河上亭
- 歸意隨流水,江湖共在東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友人下第歸越
- 征帆一流覽,宛若巫山陽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朱使欣道峽似巫山之作
- 如何中流居,獨(dú)遏萬里渾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金山
- 當(dāng)使川流應(yīng)到海,只今坎止亦成淵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觀水
- 長河之流幾萬里,駭若瀉自天上來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(zèng)黃任道
- 一澗水流出,幾房僧共聞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寶冠寺
- 未必上流須魯蕭,腐儒空白九分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巴丘書事
- 仙公風(fēng)流今幾歲,再托高門瑞當(dāng)世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承知府待制誕生之辰輒廣善懷菩薩故事成古詩
- 我丈風(fēng)流元佑枝,晴軒雨雹筆端迷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十三日再賦二首其一以贊使君是日對花賦此韻
- 瀟湘之流碧復(fù)碧,上有鐵立千尋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同范直愚單履游浯溪
- 漲水東流滿眼黃,泊舟高舍更情傷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舟次高舍書事
- 水近山流清澈底,竹飽千霜節(jié)如此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紫邏洞
- 不必問流水,坐來日已西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和謝豫章從宋公戲馬臺(tái)送孔令
- 湯湯川流,中有行舟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善哉行
- 薄暮川流側(cè)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學(xué)古詩
- 遽逐春流返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南還道中送贈(zèng)劉諮議別詩
- 管聲已流悅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日夕望江山贈(zèng)魚司馬詩
- 驟見春流彌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塘邊見古冢詩
- 今悲輒流涕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悼室人詩
- 泛漾百流前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采菱曲
- 電至煙流綺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采石上菖蒲詩
- 百年積流水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渡泉嶠出諸山之頂詩
- 羽衛(wèi)藹流景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袁太尉淑從駕
- 俛伏視流星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峯詩
- 立俗迕流議,尋山洽隱淪。 -- 出自南北·顏延之·嵇中散
- 屬車響流水,清笳轉(zhuǎn)落梅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上之回
- 源水今流桃復(fù)花。 -- 出自唐·包融·武陵桃源送人
- 遠(yuǎn)客乘流去,孤帆向夜開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潤州送師弟自江夏往臺(tái)州
- 才子風(fēng)流定難見,湖南春草但相思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虔州見鄭表新詩因以寄贈(zè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