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流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但得雙魚長到眼,未須萬壑更爭流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之官括蒼道出涵碧因題四韻以繼賓客劉公之后
- 堪嗟爝火當時滅,誰信長川萬古流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岳忠弄祠三首
- 傷心咄咄權臣事,滿眼滔滔債帥流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岳忠弄祠三首
- 今朝帶月上山頭,面面晴嵐翠谷流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題半霄亭
- 不必瀟湘時逆泛,清波今日不翻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翻流水
- 遠邇漫勞人室念,東西寬望浙江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寄李兼善
- 急掃妖氛天外去,莫教微影暗中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中秋無月
- 自古循名多失實,不妨猶記舊風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楚渚宮
- 山路一千三百里,中間四渡今江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故郡渡
- 平日故人談語句,朞胩裹眼識風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兼善韻
- 象山只在水西頭,云木猶高瀑更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彭世昌山臺小飲
- 奚李名高三百秋,只今良法信源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詠墨
- 欲把邊塵聊一洗,只今更吸大江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游金焦二山至汲江亭用前韻
- 微底大賢雖可恨,不妨千載略同流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和姜子謙游晁景迂祠
- 六代興亡貉一丘,繁華夢逐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覆舟山
- 鬢絲半是吳蠶吐,襟血全因蜀鳥流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往舂陵作
- 雙井發源注南海,百川分洪失東流。 -- 出自宋·曾由基·與陳剛父論詩
- 任昉舊詩題縣石,賀齊高疊照江流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和王治臣新定即事
- 唯有清淮供四望,年年依舊背城流。 -- 出自宋·張頔·清淮樓
- 常娥收拾金波盡,不向鴛鴦瓦上流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坐看庾嶺當南斷,又送橫江轉北流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寄故人施彥執
- 曾入蒼舒萬斛舟,至今鼻準蘸清流。 -- 出自宋·張汝鍇·題象鼻巖
- 密密石叢盤小徑,涓涓云竇瀉寒流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題西庵寺
- 人擎綠玉簡齊立,水帶碧桃花亂流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麻姑山
- 愿郎也似江潮水,暮去朝來不斷流。 -- 出自宋·張田·和鐵厓西湖竹枝
- 彩索高懸錦柱頭,女郎花下競風流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秋千
- 樓前黃鶴不重見,檻外長江空自流。 -- 出自宋·張顒·黃鶴樓
- 行天雁向寒煙沒,倚檻人將清滬流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晚樓凝思
- 牛斗星邊禹貢州,東南屏蔽大江流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維揚即事
- 欲問荊人尋舊事,一江青泚自東流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登峴首阻雨四首
- 草亭吟卷今猶在,讀向西風老淚流。 -- 出自宋·張昭子·挽趙秋曉
- 岧峣仙境倚層丘,百尺泠泠瀑素流。 -- 出自宋·張鎮孫·水簾洞
- 立屋得僧成宴喜,游山如謝欠風流。 -- 出自宋·張自明·游朝陽洞次孫機宜韻
- 江穿南北天心過,漢接東西地脈流。 -- 出自宋·章采·武昌江漢亭憶南軒
- 江穿南北天心落,漢接東西地脈流。 -- 出自宋·章云心·武昌江漢亭
- 蟾宮影散三千界,玉殿根盤第一流。 -- 出自宋·趙崇璡·叢桂軒四首·嫩紅
- 一溪夾道枕流水,上有兩橋橫絕流。 -- 出自宋·趙崇璉·題兩橋
- 恍疑身在蓬萊境,笑指前溪當弱流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漮·游西山
- 病骨詎堪勝重寄,歸舟喜不負清流。 -- 出自宋·趙善嗑·浯溪
- 尚未阿婆三五態,前時涂抹趁風流。 -- 出自宋·趙時韶·枯樹
- 更向佳人妝額看,梅花到底也風流。 -- 出自宋·趙時韶·落梅
- 都城猶記樽前別,精爽今隨逝水流。 -- 出自宋·趙挺之·楊十七應之兄學士挽辭
- 鳥衣巷里人何在,白鷺洲前水自流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淦·半山寺有感
- 天闊星連翼軫分,地長川帶漢江流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珖·潢河
- 吳王事古遺人恨,西子名存逝水流。 -- 出自宋·趙彥橚·游虎丘
- 翠濕金罍山獨秀,碧環玉帶水交流。 -- 出自宋·趙子潚·宰余姚道詠上虞山水二首
- 山自南來崇地位,水從東去泳江流。 -- 出自宋·趙子潚·宰余姚道詠上虞山水二首
- 沄沄逝水夾滄洲,金耀浮光碎碧流。 -- 出自宋·鄭得彝·龍游八景·雙港明月
- 云凝蒼梧愁不收,英雄淚灑涇渭流。 -- 出自宋·鄭奎·君山
- 聽得敷綸天上頭,二星交會玉虹流。 -- 出自宋·鄭霖·提刑曾寶章宴安撫陳侍郎樂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