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流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感動行人忠孝淚,滄江不斷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舟檥娥祠敬留二絕
- 危岑孤秀,飛軒爽豁,空江泱漭黃流。 -- 出自宋·史雋之·望海潮·危岑孤秀
- 神封王爵號優游,眾水奔歸祠下流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承庵二首
- 蜀錦步帳數千里,爛然一抹眼波流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易巖兄芙蓉吟
- 濯翻野竹從教軃,沖落巖花放出流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游道場山遇雨
- 橫障瀰漫恃此丘,長江東騖轉湍流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浮遠
- 目底阿蒙元齷齪,膝間文度盡風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曾總干以乃尊侍郎二詩見示和韻
- 千里潢池自交擾,一江漢水獨安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壽陳制垣
- 碧墟境界富登覽,前賢故址存風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湘南樓落成和林書記韻
- 子在衡州我桂州,兩州相望共承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己未元日寄子
- 屹屹獨存今岳阜,滔滔不盡古湘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立春后登裴公亭時已解郡組
- 足跡初來劍北州,試登危棧瞰江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利州登棧道
- 一時名節猶山重,千古魂忠與水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宿新政縣登魷于氏離堆拜顏魯公遺像公曾赴蓬
- 白石清泉知此意,請將直釣釣璜流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巖溪書堂登眺
- 梵宇莊嚴傳浙樣,碧池蕩漾納泉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后峒月溪寺
- 風流太守作春游,到處恩波浩蕩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送恩平潛使君還里二首
- 少見人心如此寺,屹然砥柱在中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靈洲
- 細雨粘云結晚愁,黃金垂地菊錢流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客中雨思
- 知音自有漁樵侶,莫被人稱第一流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和菊潭韻題秋潭買山圖后
- 簾卷疏風入小樓,夕陽銜雁欲西流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小樓獨坐用菊潭壁間韻
- 西風吹和上層樓,千載興亡逝水流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晚登層樓
- 此月才過禊事修,芳辰冉冉逝如流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清明前呈文幾
- 一春嫵媚在花鳥,常恐易逐光陰流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鶯花吟為良友作
- 最苦綠屏孤,夜久星寒,無處頓、風流心性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洞仙歌·弄香吹粉
- 生平不如老杜,便如它、飄泊也風流。 -- 出自宋·李蕓子·木蘭花慢·占西風早處
- 為爾生來體態柔,因情感物寓風流。 -- 出自宋·陳景沂·楊柳
- 衰草遠從煙際合,夕陽空趁水西流。 -- 出自宋·韓準·浣溪沙·瀟灑梧桐幾度秋
- 世事篙人一葉舟,長歌短棹發中流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上忠齋丞相
- 寄爾南枝尺寸地,莫與鶩群為輩流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雪中梅竹圖
- 渥漥生出此驊騮,父子當今第一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山居劉侯官
- 瓣香遙致生芻敬,渺渺螺川涕泗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溪園周知郡
- 退齋赤手來興復,上水篙撐急向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送丁直諒赴西澗山長
- 白鹿洞賓儒領袖,紫陽教主道源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白鹿洞賓呂善居
- 使君袖里玉淵虬,曾截蠻江江上流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謝南劍黃使君贈松紋劍
- 自級稟性天生異,不與繁華混一流。 -- 出自宋·史鑄·黃菊二十首
- 凄然辭別便登舟,依舊花間溪水流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桃源行
- 夜深萬籟寂不囂,金波行空爛將流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山月道士
- 等閒客里捧茶甌,說到人間第一流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張山人談命
- 奮身原自科第出,不比刀筆庸常流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陳糾任滿歸
- 不見元城不泗州,令發愧汗直如流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和劉月湖縣尉
- 孝節稜稜雙檜立,哀魂渺渺一江流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曹娥廟
- 江城露冷霜初滑,海谷冰消水欲流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寄翁賓暘
- 越嶺有云山北障,桐江無浪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過釣臺作
- 枝上五禽言似訴,籠中二鼠去如流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春日
- 此別重逢知幾秋,梅花雖老更風流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送梅村歸三山
- 故國不歸人意老,無情汴水自東流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倚樓
- 一枰碁里乾坤大,九節筇邊歲月流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寄默庵
- 明朝封事排閶闔,公認從來在士流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吳潘二臺官以直言左遷董夕郎亦以薦賢之故相
- 天遙夢飛不到,但滔滔、歲月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李玨·木蘭花慢·故人知健否
- 仙李由來公與侯,宋唐相望盡名流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挽李小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