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流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大象影和山面落,兩江聲合郡前流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歐陽侍郎(時在嘉州饋遺)
- 尋僧石磴臨天井,劚藥秋崖倒瀑流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白處士游峨嵋
- 溪浪碧通何處去,桃花紅過郡前流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懷武陵因寄幕中韓先輩、何從事
- 千古是非無處問,夕陽西去水東流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題蘇仙山(郴州城東有山,為蘇耽修真之所,
- 云翻簫管相隨去,星觸旌幢各自流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憶仙謠(第二舉)
- 儒將不須夸郄縠,未聞詩句解風流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清河泛舟
- 自閉長門經(jīng)幾秋,羅衣濕盡淚還流。 -- 出自唐·裴交泰·相和歌辭·長門怨
- 君去春山誰共游,鳥啼花落水空流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王永二首
- 粉薄紅輕掩斂羞,花中占斷得風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杏花
- 晚樹拂檐風脫翠,夜灘當戶月和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憲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
- 黃梅雨細冪長洲,柳密花疏水慢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寄殿院高侍御
- 云綻霞鋪錦水頭,占春顏色最風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海棠二首
- 足恨饒悲不自由,萍無根蒂水長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離霅溪感事獻鄭員外
- 直是無情也腸斷,鳥歸帆沒水空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關(guān)西驛亭即事
- 鸞龍一夜降昆丘,遺廟千年枕碧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王母廟
- 莫是折來偏屬意,依稀相似是風流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柳(十一首)
- 先朝事后應(yīng)無也,惟是荒根逐碧流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柳(十一首)
- 郊禾薿薿青如積,宮瓦差差翟欲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
- 樓閣繞云千地涌,魚龍噓水五天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
- 慈深三界云常聚,法遍諸天雨自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
- 夢繞金人云氣滿,笑回玉女電光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
- 錦張客幔從隋去,龜負神書入宋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蔡參政導(dǎo)洛
- 廢朝風物依依在,客路江波滾滾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書四望亭
- 泬寥爽澈游氛收,淡河如掃凝不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夜意
- 山分冷翠侵檐滴,水擘寒聲繞檻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越王樓
- 日斜鍾阜煙凝碧,霜落秦淮水慢流。 -- 出自唐·徐珩·和虞智父登金陵清溪閣
- 金闕平明宿霧收,瑤池式宴俯清流。 -- 出自唐·蘇瑰·興慶池侍宴應(yīng)制
- 上有堯兮下有由,眠松陽兮漱潁流。 -- 出自唐·張楚金·逸人歌贈李山人
- 便欲題詩散伊郁,瀘江風浪拍天流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新春偶成
- 穿地鑿山開御路,鳴笳疊鼓泛清流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汴堤柳(一本作題河邊枯柳)
- 自緣遲暮憶滄洲,翻愛南河濁水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游徐城河忽見清淮,因寄趙八
- 芳草伴人還易老,落花隨水亦東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暮春宜陽郡齋愁坐,忽枉劉七侍御新詩,因以
- 移家避寇逐行舟,厭見南徐江水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早秋京口旅泊,章侍御寄書相問,因以贈之,
- 誰憐遠作秦吳別,離恨歸心雙淚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同皇甫冉登重玄閣
- 慈母斷腸妻獨泣,寒云慘色水空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傷歙州陳二使君
- 君看魏帝鄴都里,惟有銅臺漳水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古興
- 小洞庭兮牽方舟,風裊裊兮離平流。 -- 出自唐·蘇源明·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詩
- 禪室遙看峰頂頭,白云東去水長流。 -- 出自唐·秦系·宿云門上方
- 萬事無成新白首,兩春虛擲對滄流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馀姚祗役奉簡鮑參軍
- 朱檻入云看鳥滅,綠楊如薺繞江流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
- 折芳遠計三春草,乘興閑看萬里流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酬張二倉曹楊子閑居見寄兼呈韓郎中左補闕皇
- 云意不交天更闊,星光不動漢空流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七夕
- 花外軒窗排遠岫,竹間門巷帶長流。 -- 出自宋·韓琦·安陽好/憶江南
- 仙驥籋云穿仗下,佛花吹雨匝天流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句
- 青山屈曲無重數(shù),俱束溪光款款流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題溪口廣慈寺
- 高望太湖千萬頃,夕陽依舊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入涌泉道中
- 文翁石室已千秋,世有興衰化自流。 -- 出自宋·韓絳·復(fù)修府學(xué)故事
- 雨水摧激勢突兀,夭矯出飲滄江流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岸旁倒樹
- 萬重山勢隨坤順,一勺天波到海流。 -- 出自宋·吳師孟·金牛驛
- 后溪已穿綠樹去,前溪卻向山前流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過三十六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