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流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高才晚歲終難進,勇退當年正急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孫巨源,寄漣水李、盛二著作,并以見寄
- )且待淵明賦歸去,共將詩酒趁流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黎眉州
- 君求會稽實良籌,往看萬壑爭交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晁美叔發運右司年兄赴闕
- 曾聞五月到渝州,水拍長亭砌下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渝州寄王道矩
- 碧水東流還舊派,(玉津分蔡河上流,復合于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奉和錢穆父蔣潁叔王仲至詩四首
- 莫嗟平興空神物,尚有西齋接勝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黃魯直寄題郭明父府推潁州西齋二首
- 春風料峭羊角轉,河水渺綿瓜蔓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陳州與文郎逸民飲別攜手河堤上作此詩
- 故國日邊無信息,斷鴻空逐水長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老人行
- 造物亦知人易老,故教江水向西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五看潮五絕
- 我頃三章乞越州,欲尋萬壑看交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前
- 醉看梅雪清香過,夜棹風船駭汗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
- 好臥元龍百尺樓,笑看江水拍天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令晏崔白大圖幅徑三丈
- 云含老樹明還滅,石礙飛泉咽復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何山
- 梅花社燕難相并,莫為吳娘暗淚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會雙竹席上奉答開祖長官
- 時來幸逢河伯秋,掀然見怪推不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木山(并敘)
- 惟有清淮供四望,年年依舊背城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清淮樓
- 為問淮南米貴賤,老夫乘興欲東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解悶十二首
- 逐客雖皆萬里去,悲君已是十年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杜位
- 自古雖有厭勝法,天生江水向東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犀行
- 峣關險路今虛遠,禹鑿寒江正穩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,喜寄三首
- 扶桑西枝對斷石,弱水東影隨長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帝城最高樓
- 廊廟之具裴施州,宿昔一逢無此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裴施州(裴冕坐李輔國貶施州刺史)
- 縱無酒成悵望,只東籬、搔首亦風流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木蘭花慢·路傍人怪問
- 棋鬭機關嫌狡獪,鶴貪吞啖損風流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偶作
- 花徑似經新掃酒,竹林喚起舊風流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和前人韻
- 翠竹栽成占一丘,清溪映帶極風流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書鶴鳴亭壁
- 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淚相和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恨歌
- 莫取妻言兄弟疏,卻[教]父母流雙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十二時行孝文
- 最愛一泉新引得,清泠屈曲繞階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題
- 四面千重火云合,中心一道瘴江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
- 蘇李冥蒙隨燭滅,陳樊漂泊逐萍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會昌二年春題池西小樓
- 伊水分來不自由,無人解愛為誰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宅西有流水,墻下構小樓,臨玩之時,頗有幽
- 欲寄兩行迎爾淚,長江不肯向西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
- 宅東籬缺嵩峰出,堂后池開洛水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崔少尹上林坊新居
- 龍頭畫舸銜明月,鵲腳紅旗蘸碧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夜泛陽塢入明月灣即事寄崔湖州
- 松風碎助潮聲急,竹露零添澗水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杭州景致
- 箏怨朱弦從此斷,燭啼紅淚為誰流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夜宴惜別
- 自別崔公四五秋,因何臨老轉風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晦叔憶夢得
- 白粉墻頭花半出,緋紗燭下水平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府中夜賞
- 劍拔青鱗蛇尾活,弦抨赤羽火星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河陽石尚書破回鶻、迎貴主、過上黨射鷺鶿,
- 何日桑田俱變了,不教伊水向東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寄遠
- 山上離宮宮上樓,樓前宮畔暮江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楚吟
- 卜肆至今多寂寞,酒壚從古擅風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送崔玨往西川
- 萬里誰能訪十洲,新亭云構壓中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奉同諸公題河中任中丞新創河亭四韻之作
- 老舌百般傾耳聽,深黃一點入煙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煜·秋鶯
- 有個盈盈騎馬過,薄妝淺黛亦風流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浣溪沙
- 白檀山下水聲秋,地踞潮河最上流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密云
- 漫倚樓橫笛,臨窗看鏡,時揮涕、驚流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水龍吟·樽前花底尋春處
- 掃空身外閑榮辱,閱盡樽前舊輩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即事
- 濁酒未傾心已醉,長歌欲發涕先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