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流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由來行止皆天定,遇坎乘流只信緣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合州菩提院和嚴夢錫韻
- 一瞻遺像起遐思,慶歷風流想見之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彭公堂
- 丹砂灶逼云頭近,玉井泉流海眼通。 -- 出自宋·韓伯修·洪山
- 臘盡寒猶厲,春來雪未乾,流年憐易失。 -- 出自宋·何汝樵·元旦
- 人間何處有此葩,一種風流初未識。 -- 出自宋·胡榘·詠丹桂
- 歷陽賓主昔多賢,三老風流二十年,獬豸冠中曾補袞,鳳凰池上迭擎天。 -- 出自宋·胡彥國·三老堂
- 又恐夜半雷破山,石髓分流乳泉裂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白酒歌為巖翁賦
- 吳山紫翠倚晴空,潘令風流向此中。 -- 出自宋·黃鑒·送李殿省赴任常熟
- 當時痛哭無人哭,千載江流轉恨深。 -- 出自宋·黃居仁·題汪水云詩卷
- 坐來毛骨覺蕭然,百尺飛流下碧天。 -- 出自宋·黃敏德·舞翠亭觀泉
- 翻倒海不救渴,安得余瀝流於斯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題醉僧圖
- 春風喬木浯溪寺,指點肖流問故家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歸途次韻
- 何侯石友平生事,傅粉風流詎可同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送何端卿帥瀘
- 何人喜事翻新制,林下風流微近古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五峰竹
- 飛來瀑布破青山,遂作寒流水一灣。 -- 出自宋·黃仲·瀑布灣
- 旁山多闢黍秫田,碧溪東流及春醖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東陽山人僻居
- 苻郎傳檄度江南,謝老風流倚翠嵐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謾興
- 我聞空谷脊梁硬,多得名流青眼開。 -- 出自宋·江立信·贈儒僧空谷二首
- 偶攜藜杖過橋東,曲港潮流處處通。 -- 出自明·蔣山卿·夏日田居即事(四首)
- 怒猊抉石驥奔泉,誰挽河流下九天。 -- 出自宋·金堅·翠蛟亭
- 愿持仁義為篙檝,敏手中流救覆舟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寄所知
- 渾涵妙處皆全體,大用周流自不殊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奉和魯齋先生涵古齋詩二首
- 故家文獻典刑在,前輩風流氣脈長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挽王易巖
- 蒼虬夾岸幾重重,靈液飛流碧澗通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游赤松口占
- 須知流出此山外,更會群流共入東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洞山十詠·中澗
- 兩崖疊疊水中分,瀑布飛流漱石根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洞山十詠·小龍門
- 春天一夜雨滂沱,添得溪流意氣多。 -- 出自宋·靚禪師·溺溪流
- 承平格力回全盛,人物風流繼往年。 -- 出自宋·康文虎·挽東萊二首
- 瑤池來宴老仙家,醉倒風流萼綠華。 -- 出自宋·來氏·水仙花二首
- 文章爾雅向歆上,標致風流晉流間。 -- 出自宋·黎伯元·挽趙秋曉
- 丈人未始出吾宗,草靡波流盡太沖。 -- 出自宋·李伯玉·天游齋
- 先生產地起風波,皆竟中流定得么。 -- 出自宋·李伯玉·碇齋
- 吾廬亦復遠城市,舍下清流環幾曲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士特韻寄德久牧之
- 弟兄不見音書絕,植杖臨流賦式微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寒食日同賞卿步江頭
- 我如放浪陶彭澤,公是風流賀季真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春晚簡德孺
- 都門雪罷看楊柳,濯濯風流已不群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徐漕
- 青山北去連天會,綠水東流到八閩。 -- 出自宋·李次淵·分水鋪
- 簾前翠靄逼廬山,門掩寒流盡日閑。 -- 出自宋·李大臨·謁濂溪周虞部
- 終南紫翠倚天高,渭水東流入海潮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調李教授
- 青娥無聲滿空白,兔影西流轉斜隙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秋夜曲
- 密雪擁渡無定河,河帶血流侵人骨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督運宿明堂川
- 焚香瀝酒灑枯地,草根清流忽盈碗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朱公掞禱雨五龍廟
- 主人清韻家聲在,伯始源流到眼中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胡義修推官再招彥桓與予同游龍泉寺
- 山陰衣冠交履舄,千載風流傳不息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上巳成季召會于西溪會上賦詩須多韻仍用故事
- 春郊二月浴蠶時,傍岸溪流可染衣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移官慶陽過定平縣
- 玉泉古剎須留客,峽水安流好向東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別夔州眾官
- 我來駐節無言久,為有春流可梁衣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過襄陽
- 春秋下應三千歲,雅頌周流十二支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丘寺丞
- 深村古木路三叉,路外溪流溪外沙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茅舍
- 盜鄰吏部手持杯,三子風流未當鄙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謝人惠魚兔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