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流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桃花春水漲,之子忽乘流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元公之鄂渚尋觀主張驂鸞
- 日夕弄清淺,林湍逆上流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張祥之房陵
- 林莽北彌望,沮漳東會流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陪張丞相登嵩陽樓
- 花間直城路,草際曲江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樂游原春望書懷
- 雄圖不足問,唯想事風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經(jīng)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
- 征鞍窮郢路,歸棹入湘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初入湘中有喜
- 山檻憑南望,川途眇北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候使登石頭驛樓作
- 獨嘆湘江水,朝宗向北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餞王司馬入計同用洲字
- 取路無高足,隨波適下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高齋閑望言懷
- 枝長南庭樹,池臨北澗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與弟游家園
- 東望何悠悠,西來晝夜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荊州城望江二首
- 門前杜城陌,池上曲江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和韋尚書答梓州兄南亭宴集
- 仙家一出尋無蹤,至今流水山重重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桃源行
- 懷人敬遺像,閱世指東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經(jīng)伏波神祠
- 夜涼金氣應,天靜火星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新秋對月寄樂天
- 鞏樹煙月上,清光含碧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李相公喜歸鄉(xiāng)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
- 吳越古今路,滄波朝夕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松江送處州奚使君
- 每羨朝宗水,門前盡日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南中書來
- 半夜碧云收,中天素月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八月十五日夜半云開然后玩月,因書一時之景
- 旌旗環(huán)水次,舟楫泛中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
- 視身如傳舍,閱世似東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宿誠禪師山房題贈二首
- 金數(shù)已三伏,火星正西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早秋集賢院即事
- 墻東便是傷心地,夜夜流螢飛去來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代靖安佳人怨二首
- 春夢隨云散,飛花逐水流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春夢歌
- 萬箭千刀一夜殺,平明流血浸空城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凱歌六首
- 一驛過一驛,驛騎如星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初過隴山途中,呈宇文判官
- 馬走碎石中,四蹄皆血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初過隴山途中,呈宇文判官
- 逸足何駸駸,美聲實風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冀州客舍酒酣,貽王綺寄題南樓(時王子欲應
- 束帛仍賜衣,恩波漲滄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許拾遺恩歸江寧拜親
- 徒有清河在,空悲逝水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挽歌二首
- 始知宇宙闊,下看三江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登嘉州凌云寺作
- 樹交花雨色,溪合水重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南溪別業(yè)
- 谿水碧于草,潺潺花底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終南東谿中作
- 澮水日東注,惡名終不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驪姬墓下作(夷吾、重耳墓,隔河相去十三里
- 遂登關城望,下見洪河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東歸晚次潼關懷古
- 憑添兩行淚,寄向故園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西過渭州,見渭水思秦川
- 歸路秦樹滅,到鄉(xiāng)河水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薛弁歸河東
- 駟馬辭國門,一星東北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顏平原
- 潛移岷山石,暗引巴江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過王判官西津所居
- 及至如今,教人成病,風流萬般徒甚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夜行船·閑把鴛衾橫枕
- 無將一抔土,欲塞九河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試筆
- 賴天閔民不責吏,甘澤流布何其濃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楊辟喜雨長句
- 物性久雖在,人情逐時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圣俞李侯家鴨腳子
- 堅冰馳馬渡,伏浪卷沙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黃河八韻寄呈圣俞
- 我語頓遭屈,顏慚汗交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懷嵩樓晚飲示徐無黨無逸
- 波影巖前綠,灘聲石上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龍門泛舟晚向香山
- 霜云依日薄,野水帶冰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謁廟馬上有感
- 披襟楚風快,伏檻更臨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早夏鄭工部園池
- 照爛云甍麗,回環(huán)壁水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詔重修太學詩
- 不知溪源來遠近,但見流出山中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瑯琊山六題·瑯琊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