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在第9個字的詩句
洪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入簾搖竹影,塞耳落洪聲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夜句三首
- 千古迷繩割斷,跳出洪流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婆羅門引·此身有限
- 乃致金翅鳥,吞龍護洪淵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
- 謝病歸裝能辦未,葛洪丹灶景山鐺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句
- 莫邪方有請,誰為鼓洪爐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言志
- 開天浮協氣,亙海受洪釐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大禮慶成
- 濬源無近波,高峰本洪址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鈐轄冒上閤就移知雄州
- 晚晴煙樹,傍人飛下洪葉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念奴嬌·去年秋半
- 坐中客,凌積翠,看奔洪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·青嶂度云氣
- 來歲更今日,一氣轉洪鈞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·紫橐論思舊
- 發為驚人語,九曲傾洪河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少章過吳門寵示淳夫子瞻唱和并惠山寄少游什
- 古今資日用,錯綜盡洪纖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筆
- 五百青蚨兩家闕,白洪崖打赤洪崖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戲答白稹
- 少日南昌幕下,更得洪徐蘇李,快意作清游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水調歌頭·閏馀有何好
- 若為資巨岳,不敢望洪鈞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寄衛太常二首
- 公之南矣,潭人是懷,洪人是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公邁何遄
- 源流傳紫橐,題品重洪樞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挽求志居士王料院二首
- 世間平遠景,萬幅在洪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江貫道山水十絕
- 聞上三房歸大手,周洪以后欠新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盧威仲中書
- 愿瞻崧嶺表,長與轉洪蒙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壽湯侍郎
- 若到天臺洞陽觀,葛洪丹井在云崖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剡客 [一作薛逢詩]
- 僧房謝脁語,寺額葛洪書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杭州靈隱寺宋震使君
- 兟兟齊白趾,赫赫共洪爐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入石霜
- 漫勞歌邵父,方待拍洪崖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郡民以歲稔刑清相率為齋以報善政永嘉聶從事
- 負書當瑞圣,何若蟄洪瀾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建溪十詠其九延平津
- 百嘉同壽域,一氣轉洪爐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
- 樊素扇邊歌未發,葛洪爐內藥初成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浣溪沙
- 欲飛王令舄,且醉葛洪杯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冬日同林秀才游衍真觀
- 出山通遠脈,兼雨作洪波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漳河有感
- 衣冠陳盛典,秬鬯降洪釐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八月九日祀社稷述事
- 神清餐沆瀣,氣逸飲洪濛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
- 鑒形肖止水,播物參洪鈞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八月六日寄鄰幾諸君
- 賢愚通塞理,誰與問洪鈞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暮春被病感書
- 行當繼禹功,灑災澹洪水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同子瞻送子敦赴河北都運次韻
- 三朝瞻上宰,四海入洪鈞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文潞公生日
- 佛國大,天溥博,地含洪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水調歌頭·晚嶂倚斜日
- 秋蕭瑟,林脫葉,水歸洪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水調歌頭·草蔓已多露
- 珠玉抵飛鳥,镈鐘委洪爐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嘲仲益
- 四岸出前江,開帆破洪浪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出江
- 富貴何足道,陸機真洪儒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舍弟生子
- 緣云上虛籟,笑語鏗洪鐘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游仙四首
- 兩淮平僣亂,二紀并洪鈞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楊和王挽章五首
- 胸襟藏巨壑,人物妙洪鈞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唐大夫生辰
- 詞場沾賸腹,政地仰洪鈞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敏肅公挽詞
- 惜哉真漢相,不遂秉洪鈞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觀文殿學士陳公挽詞
- 造膝一言語,四海入洪鈞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水調歌頭·浩嘆對青史
- 尚聞虛黃閣,行看秉洪鈞。 -- 出自宋·韓玉·水調歌頭·月里一枝桂
- 士皆憐大器,手不轉洪樞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游東坡和柯山潘邠老舊賦
- 豈聞春發育,而間的洪織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上曹憲使五十韻
- 瀲滟一卮壽,愿早秉洪鈞。 -- 出自宋·戴翼·水調歌頭·嵩岳周王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