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在第3個字的詩句
洪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夸說洪都,西滕王閣,北豫章臺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沁園春·夸說洪都
- 援筆洪都,如君英妙,滿座方傾屬。 -- 出自宋·劉一止·念奴嬌·江邊故國
- 帝命洪樞貴,身兼制閫雄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故知院樞密相公葉公挽章二首
- 道人洪河辯,萬卷歸領略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示上封長老洪辯
- 溯自洪都返故園,今朝倒指恰三年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余以庚寅十月十日抵敝廬今恰三年感而有作偶
- 位冠洪樞情似昔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清平樂·當年桂籍
- 隱士洪崖可拍肩,尚留陳跡此山巔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
- 莫向洪爐烘醉客,只宜清夜定禪林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詠蒲團
- 神哉洪鈞播,妙自元氣涬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苦熱喜雨
- 自昔洪都地望雄,劍光直與斗牛能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南昌大閱
- 書欠洪喬寄,詩煩阿買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徐季益四首
- 天地洪爐誰扇鞲,算於中、安得長堅鐵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賀新郎 酬辛幼安,再用韻見寄
- 漢上洪波不可親,夔州華發自嫌貧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劉氏女自誓為尼憐其操者幸助成之
- 笑葛洪、陂外騰飛,渺渺水閑煙迥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瑞鶴仙·一枝蒼玉冷
- 酌彼洪澤水,吾知非盜泉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寄題吳介夫專壑七詠·洪澤
- 招手洪崖天萬里,佩霞惝怳會遙京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季夏郊墅即事
- 人心洪濤兮沖群航,世途羊腸兮聵君馬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仙谷詞送別西憲楊少卿奉祠東歸
- 此意洪濛不可道,張皇恐被人風惱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和夔州李約齋燈宵
- 急遣洪寶佐,代余省爾氓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諸丈
- 誰見洪崖最深處,一坑泥護石中黃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送人游西山
- 有涵洪雅量,陂澄千頃,堅凝定力,壁立孤峰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天下中庸
- 非殷洪喬,乃互鄉子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贈詹生謁徐徑坂
- 修短洪纖應賦定,好存方寸一由渠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及書六考喜效白體
- 千里洪崖秋水隔,暮云無處說相思。 -- 出自宋·曹邍·寄豫章詩社
- 誰扇洪爐欲煮鐵,一寸如冰不曾熱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游西巖
- 早晚洪鈞一轉,東風先到寒枝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木蘭花慢·鷺州江上水
- 浮丘洪崖未之見,擁腫鞅掌常相從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劉煉師歸
- 昨夜洪臨跨鶴,翌早綠華驂鳳,今日岳生申。 -- 出自宋·石麟·水調歌頭·九葉仙茅秀
- 句法洪徐可逼真,摩挲老眼見斯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吳秀才二絕
- 徐城洪盡到淮頭,月里山河見泗州。 -- 出自唐·陸暢·夜到泗州酬崔使君
- 會壓洪波先得路,早升清禁共垂名。 -- 出自唐·張道符·和主司王起
- 嘗憶洪崖澗,穿云路萬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頵道人還西山
- 風揭洪濤響若雷,枕波為壘險相隈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吳·濡須塢
- 座有洪儒談笑,門多長者蹄輪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 題城西草屋
- 獨有洪崖青不改,似于人、戀戀能相顧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金縷曲 泊南浦
- 乘舟洪浪下釣竿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天色四更星斗轉
- 終有洪禧,舊交朋、陸山后至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佩令 贈馬鈺
- 萬丈洪崖過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青蓮池上客
- 大醮洪禧,青詞奏圣,感應應難遇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酹江月
- 滔天洪浪雪華翻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江月晃重山
- 愿似洪*橘術,盡千年、游戲向人間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木蘭花慢 己未十月十七日壽溪月真人
- 念葛洪、移居辛苦,甚左郎、容易問丹砂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八聲甘州 舟次垂量寄玄洲許道民
- 照破洪蒙前底事,分開蟾窟中間穴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贈孫居士
- 我有洪澳詩,愿與子同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別陳監庫見磨玉璞者宋衡
- 待問洪崖覓丹訣,白云深處引寒泉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閑居
- 此事洪崖知我舊,歸與端合與同盟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兀坐有感
- 書寄洪喬寄爾耳,詩編杜集可容不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謝章泉再以前韻見寄三首
- 盜犯洪都突彭蠡,炮石星流湖水沸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送劉士端歸括蒼
- 鱗介洪纖皆自遂,林泉澹泊可無求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酷熱
- 曾聞洪范平康福,尤守丹書敬勝身。 -- 出自宋·程叔達·進敬天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