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在第1個字的詩句
洪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“洪河擁沫流仍急,蒼嶺和云色更寒。”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洪波浩蕩迷舊國,路遠西歸安可得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梁園吟
- 洪焰爍山,發自纖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雪讒詩贈友人
- 洪波洶涌山崢嶸,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
- 洪河凌競不可以徑度,冰龍鱗兮難容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鳴皋歌送岑徵君 時梁園三尺雪.
- 洪波振大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四十五
- 洪濛草樹密,蔥茜云霞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巫山
- 洪荒無傳記,想像在羲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
- 洪鐘起暗室,飄瓦落空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蜣螂
- 洪澤三十里,安流去如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發洪澤中途遇大風復還
- 洪水芒芒,禹敷下土方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長發
- 洪濤隱語笑,鼓枻蓬萊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幽人
- 洪濤滔天風拔木,前飛禿鹙后鴻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天邊行
- 洪波忽爭道,岸轉異江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過南岳入洞庭湖
- 洪濤白浪塞江津,處處邅回事事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臼口阻風十日
- 洪水昔滔天,得禹民乃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農家
- 洪柯百萬尋,森散復旸谷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讀山海經 其六
- 洪河清渭天池浚,太白終南地軸橫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安雜題長句六首
- 洪泉極深,何以窴之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洪壚作高山,元氣鼓其橐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華山歌
- 洪韻發華鐘,凄音激清徵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洪宋區夏廣,恢張際四維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獠
- 洪惟我理,式和以敬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樂府雜曲·鼓吹鐃歌·靖本邦
- 洪條無所因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當欲游南山行
- 洪崖與浮丘,襟袂安足把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四·自峻極中院步登太室
- 洪濤經變野,翠島屢成桑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春日望海
- 洪濤舞一葉,呼天叫神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明發白沙灘聞布榖有感
- 洪漣浩渺東溟曙,白日低回上境寒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天壇上境
- 洪河萬里界中州,倒卷銀潢聒地流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李固渡
- 洪河絕山根,單軌出其側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經函谷關
- 洪爐熾炭燎一毛,大鼎炊湯沃殘雪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易言
- 洪流蕩北阯,崇嶺郁南圻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始至郡
- 洪范得三,二曰剛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劉矮跛相士
- 洪流千古英雄恨,蘭作行舟柳作樊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和中齋韻
- 洪河一派清淮接,堤草蘆花萬里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卻入泗口
- 洪河斜更直,野雨急仍低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奉陪侍中登白樓(一作奉陪渾侍中五日登白鶴
- 洪源誰孕,疏為江河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補周禮九夏系文·九夏歌九篇
- 洪河壯觀游,太府佳友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同堯民游靈源廟廖獻臣置酒用馬陵二字賦詩二
- 洪波漰奔去,天地無限隔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阻風銅陵
- 洪福僧園拂紺紗,舊題塵壁似昏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同元明過洪福寺戲題
- 洪荒不足征,至精亦已淪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 其一
- 洪濤逼屋作山立,白云繞床如水流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頤上人歸日本
- 洪生資制度,被服正有常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籍·詠懷
- 洪鼎自爨匪勞薪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三朝雅樂歌 需雅 八
- 洪祚載輝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宗廟登歌 七
- 洪州城中荒且遠,每到弱馬常驅馳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洪州
- 洪濤入坐行酒杯,牛胾羊蒸委若灰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邊將
- 洪爐任鑄千鈞鼎,只在磻溪一縷懸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雜題二首
- 洪崖丹井聞猶在,徐孺衡門說可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沈寺丞知南昌縣
- 洪崖先生,勸我此留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氣出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