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9個字的詩句
津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云樹高低迷古墟,問津何處覓長沮?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遲友
- 荊南旋杖缽,渭北限津梁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送沙門泓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
- 雖然煩取舍,未肯求津要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漁具詩·罱
- 天津橋下陽春水,天津橋上繁華子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公子行
- 客來知計誤,夢里泣津迷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宿新里館
- 豈無鳴鳳時,其如問津命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寄任山人
- 天晴見海檣,月落聞津鼓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曲歌辭·古別離二首
- 利收萬倍,歸來喜色津津,家道從茲,十分富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遠行·青錢流地
- 復聞豐城劍,已入平津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飲劉原甫家原甫懷二古錢勸酒其一齊之大刀長
- 庸蜀既即敘,出命玉津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獻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
- 春看洛城花,秋玩天津月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閑適吟
- 多謝主人情意厚,天津客不等閑來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君實端明洛陽看花
- 洛邑士人雖我信,天津風月只君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書寄吳傳正寺丞
- 洛邑地疑偏得勝,天津人至又非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王安之小園五題
- 予家洛城里,況在天津畔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六十五歲新正自貽
- 兩堤馬頭高作山,兩津車路深成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用谷字韻答提刑毅父治河橋
- 扶桑銜日近,析木帶津遙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從兄使新羅
- 安石風流今日是,平津賓客幾人來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丞相龐公歸政就第數有新詩傳播都下偶成拙句
- 神期通一語,無乃困津梁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過惠崇舊居
- 病久毗邪真得賞,迷津一滴戀曹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題橫山寺
- 修禊洛濱期一醉,天津春浪綠浮堤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周廉彥
- 疊浪併翻孤日去,兩津橫卷半天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觀江漲
- 山市放歌知屢醉,沙津獨步想千回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寄梁士衡
- 一點征帆,煙浪渺無津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江城子·海棠風韻玉梅春
- 女墻分吏事,遠道啟津門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奉和第五相公登鄱陽郡城西樓
- 沙尋龍窟遠,泥訪蚌津幽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濁水求珠
- **四方宛轉,向迷津、大海苦淹留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木蘭花慢 轉輪
- 苦行精修心不倦,嚥津往往過齋時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溜脂松濯濯,凝粉竹津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書張必達詩詞卷首
- 苦海方洪波,愿言駕津濟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寄錢太史受之
- 德曜宅前今獨去,平津門下舊相招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顧軍咨歸梁溪
- 舒黯淹留守相間,平津千載有慚顏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鄭丞相生日口號十首
- 高峰迷頂踵,遠渡失津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牛田鋪大雪
- 灞陵雪中聳肩客,天津橋上皺眉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記顏
- 問之吾術本無有,咽津納息徒嘈嘈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東丘老人
- 曾宴瓊林爛熳紅,寶津樓下看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子山種花
- 川流元滾滾,客至喜津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又次韻二首
- 臨流不可渡,與世為津梁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擬古送莊郎中歸朝二首
- 新戍云中千騎馬,橫津直渡無行跡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打冰詞
- 兒童戲穿鑿,咫尺見津涯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路支使小池
- 試把十年辛苦志,問津求拜碧油幢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上越州楊嚴中丞
- 臨川千里別,惆悵上津橋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冬日送顏延之明府撫州覲叔父
- 預想明年騰躍處,龍津春碧浸仙桃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進士韋序赴舉
- 方朔上書殊未報,平津開閣杳難逢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劉太丞仲宣歸華山
- 人面桃花,去年今日津亭見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點絳唇·人面桃花
- 賜弓垂拱殿,留宴玉津園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靖康改元四十韻
- 今朝大風起,花落玉津園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四十
- 大席一囊三百斤,漕津牛馬千蹄角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鹽商行
- 帝子祠前芳草綠,天津橋上杜鵑啼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醉時
- 迢迢東南天,巨浸無津壖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南越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