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7個字的詩句
津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西北云波逗異津,兩陂相合到城闉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重展西湖二首
- 西風書驛到河津,且喜開筩麗句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永興端明王左丞寄示見訓長句因為后答
- 三楚風煙會漢津,憑高倦目此城闉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春霽漢南登樓望懷仲氏子京
- 茂先善史漢,平津治春秋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歲晏出沐感事內訟一首
- 金顆照病眸,霜津益痟肺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天禧初僑寓安陸有宅一區嘗于齋前手植橘樹才
- 貔貅十萬師,盟津直北渡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過魏東郊
- 楫楫騎無數,津津飴正甘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呈陳正己十四韻
- 粉字朱牌簇縣津,綠蓑青笠洗行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黃縣尉祁陽遇全州試官同歸
- 原田漫漫不知津,春寨清明思殺人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過上海寨昔人于此潴水以限北方
- 荻花索索水津津,日落空山開霽新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題張圣言畫四時景物
- 小軒西下俯通津,漠漠春陰日易曛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春陰江上偶書
- 綠陰四合水迷津,春去雖愁卻可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張端士初夏
- 南北東西厭問津,西海忘形今幾人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簡張安國
- 折柳亭邊未問津,江山先入夢來頻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送客之潤赴時貴約
- 碧圓到眼舌生津,三載深慚拜賜頻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回陳兄惠瓜
- 江繞衡門接旅津,鯉魚風曷水粼粼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小檥袁家窯竹居買酒
- 潸然老淚愁天津,銅駝巷陌荊棘深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寄廬陵劉國博會孟先輩
- 玉堂云霧當華津,秋耿何不批龍鱗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竭陸宣公祠
- 脫險黿鼉畔,問津桑枯中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渡淮
- 七曲著漁家,碧津富投餌。 -- 出自宋·陳觀·武夷山
- 來年決定化平津,坐中有客攀龍鱗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古劍謝李惟肖示所業
- 回首風前畫鷁津。 -- 出自宋·范育·送程給事越州
- 嚴灘合問紫陽津,誤簉西湖寂寞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寓杭久無詩長至后偶賦懷歸五首呈仁仲實
- 諸公合沓據天津,往事微茫問漢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仁近見和懷歸五首
- 淵明孤往欲問津,赤松從游非從愿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趙丞相黃岡獨往亭
- 老漁取魚倍知津,設網提綱疑有神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觀漁
- 孤童匹馬渡盟津,白發青衫亦何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答李師載
- 隋柳橋邊一問津,便將行止付舟人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自京之楚州
- 南窺海嶺北江津,截斷青山客路塵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梅關
- 橫鑿南山貫北津,安知豐沛有真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元高·秦淮
- 偶扶藜杖過南津,野寺長橋發興新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過普寧寺
- 灰豸凝清古,霜津溢澹甜。 -- 出自宋·陸埈·丑梨
- 鐵鷂乘時轉海津,兜牟閃閃白如銀。 -- 出自宋·龐謙孺·聞虜人敗于柘皋作口號十首
- 不如速歸休,問津於故吾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松上人西歸兼呈去佞隱君子及其家賢子侄致
- 載色載笑,和氣津津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大慧宏智二禪師揖讓圖贊
- 塞破太虛空,關津更不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頌古四十五首
- 胡床穩坐已通津,何處更尋不二門。 -- 出自宋·釋彌光·和參政李漢老
- 不忍送君楊柳津,隔江相憶始相親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送石居上人歸別業
- 日落秋蟬噪柳津,為傷風露煙聲頻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秋蟬
- 神觀湛湛,和氣津津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餌云鉤月釣清津,年老心孤未得鱗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范金為鑊沸蘭津,分付楞嚴會上賓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恭鑒二禪人干浴鑊求頌
- 溫溫氣象半篙津,匏杓調和冷暖勻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海上人知浴求頌
- 泛舟誰畏海門津,丈室來尋彼上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訪黃給事承往寶陀禮普門大士留偈
- 巖桂初飄好問津,軟風輕結露華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德惟侍者巡
- 叉手須知已隔津,更重進步轉漂淪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頌古一○一首
- 薦得徒勞別問津,莫道山僧無伎倆。 -- 出自宋·釋宗盛·偈
- 賈傅少馳譽,平津晚遘時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中書侍郎贈銀青光祿大夫傅欽之挽辭三首
- 看雪宜臨廣路津,年年光景見長新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又兩絕
- 墻仞高藏節,河津暗長芽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棁弟矮松寺留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