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7個字的詩句
津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巫山蒼翠峽通津,下有仙宮楚女真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巫峽
- 潮檻煙波別釣津,西京同□荻□貧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進士顧云
- 江上年年春早,津頭日日人行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小江懷靈一上人
- 晴煙霽景滿天津,鳳閣龍樓映水濱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包佶賦得天津橋
- 素臉分丹柰,香津滴紫梨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宣曲二十二韻
- 定交最早,嘆西津幾度,匆匆論別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念奴嬌·定交最早
- 淮右偏師出,江津督府開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故太師和王挽詩三首
- 迷槎問我是何津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西江月·玉帳傳心如鏡
- 二毛羈旅尚迷津,萬井鶯花雨后春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同李端春望
- 望闕應多戀,臨津不用迷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,寄贈徐、薛二侍
- 不等薰風已問津,小樓無處認蹄輪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春
- 談經歸來喜津津,手洗翠缶香傾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呈和仲
- 珊瑚鉤嫩冷生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府公徽猷餉酒蝦
- 此行許老亦津津,連夜催將雪樹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陪汪少卿游紫陽次梁粹韻
- 不秧已覺齒生津,坐想堆盤雨夜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種韭
- 昨宵魂夢到仙津,得見蓬山不死人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夢仙
- 自然不住飲甘津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定風波 繼重陽韻
- 勸公休要戀迷津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洞中天 贈昭然子
- 別師迢遞過關津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·北海修真士
- 南澨綺錢結,北津銅綱繁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晚步青溪上
- 孝亭合朱祭,天津會程邵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純父家池雙頭蓮
- 身在成都已孟津,霎時飛首過函秦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鍾會
- 彩云輕舉壓天津,舞鶴迎鸞自在身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玉漿時復嚥於津,通暢全勝百味珍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舟車有利便通津,斟量難事日其新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鸞鳳棲瑤渚,天津壓漢江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江上漁郎晚祭,津頭估客朝過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甫里即事四首
- 長樂鐘聲動,平津樹色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長安道
- 不教持賣去南津,且向江頭祭水神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捕魚詞
- 忽逢群盜到江津,驚若奔魚跳此身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海陵寒食
- 折軸迷邦漫問津,行藏不斷只因循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請休致後閑書
- 向寶釵樓里,天津橋上,月明橫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水龍吟·即令七十平頭
- 春風滿面喜津津,縱有嗔拳不忍嗔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留山間種藝十絕
- 默默回光反照,津津勿藥有喜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后九首
- 昨泛靈槎河漢津,今撐小艇水云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吳侍郎二首
- 憶昔骎骎逼要津,迂疏誰遣批龍鱗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括士李同二首
- 閱盡諸公上要津,丹山除目一番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翁丹山侍郎
- 汾曲廬旋返,平津合寖疏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王居之寺丞二首
- 曾聽仙韶宴玉津,豈知金彈忽危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警齋吳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詩各次韻
- 落日驅車出孟津,高歌共嘆傷心地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寄河陽從事楊潛
- 歸去來兮莫問津,有船即買擊江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寄信守徐穉山侍郎
- 箕斗光移析木津,踏霜扶醉不驚塵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江頭寄致遠二首
- 地籟風聲急,天津云色愁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王澤嶺遭洪水
- 金汞封仙骨,靈津咽玉池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送吉州閻使君入道二首
- 鄉國無還期,天津哭流水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苦哉行五首(寶應中過滑州洛陽后同王季友作
- 溪流怪石礙通津,一一操舟若有神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過黯淡灘
- 夢筆山連化劍津,兩鄉人看錦衣新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陳太博知建州
- 北固煙中寺,西津雨後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南歌子·北固煙中寺
- 盡典春衣,換酒津亭,送君此行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盡典春衣
- 紫微談道渺無津,逸步飄然嘆絕塵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居仁與季言論養生方往叩之而原仲詩有金花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