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7個字的詩句
津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國士懷珠玉,通津不易扛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被褐懷珠玉
- 萬馬千艘要路津,禪翁新畫兩朱輪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劉泗州
- 萬水千山厭問津,芭蕉林里自觀身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同韻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憶二首
- 不有德人,俗無津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別李次翁
- 卷帆倚棹淺河津,憶泛長江步步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將至桃園阻
- 東流入海還天津,沐浴周遍才逡巡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潁川城東野老
- 邂逅相遭已失津,偶然一掉猶思塹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渼陂魚
- 老魚呴鬣困無津,鑿破靈河漲舊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輒引蔡水溉注感而成詠
- 白面儒冠已問津,生涯只羨五侯賓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84
- 垢汗浼衣襟,梅津蒸柱礎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喜雨
- 東西飛觀跨通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頻載酒/浣溪沙
- 十里春風外,夾津芳草生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廣陵山光寺夜集留別黃材昆仲
- 晚泊扁舟一問津,依然節物思羈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寓泊金陵尋王荊公陳跡
- 求田問舍向吳津,欲著衰殘老病身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鑄年五十八因病廢得旨休致一絕寄呈姑蘇毗陵
- 曾看輕舟渡遠津,無風著岸不經旬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偶書五首
- 儒冠藹藹從平津,東閣由來盛眾賓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始平貽一二賓僚
- 第名天陛首平津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感皇恩·萬乘靴袍御紫宸
- 溟魚一息化天津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感皇恩·延壽蕓香七世孫
- 金沙原與蜀通津,路出黔陽千里塵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聞滇貴道阻問瑞芝中丞二首
- 友聲相喚出河津,伐桂丁丁向月輪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楊吉父伍念父鄉試二首
- 金魚院外即通津,轉粟千艘壓水濱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二十三
- 咀華嚼葉咽以津,歲久定化腸為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松葉酒歌寄梁安宅
- 定遠功那比,平津策乃迂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建除詩
- 洞庭波浪渺無津,日日征帆送遠人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木蘭堂(一作李商隱詩)
- 守貴常思儉,平津此意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奉和杜相公移長興宅,奉呈元相公
- 鴻羽不低飛,龍津徒自險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李四擢第歸覲省
- 華途從此問云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冬至陽生才兩日
- 飛羽蓋、還渡天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萬宇和祔,講天津、合祭圣宗神祖,八音鈞奏諧節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奉禮歌
- 岐路三秋別,江津萬里長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送臨津房少府
- 廣化如靈鷲,天津似彩虹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趙令公西京留守
- 前年車從過天津,花底當時把酒頻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成都俞公達運使見寄
- 洛浦輕風里,天津小雨馀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書寄長安幕張文通
- 溪翁昨晚步天津,步到天津佇立頻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詩
- 上夜離天津,天津陡岑寂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謝城南張氏弟兄冒雪載肴酒見過
- 明日如無事,天津可再過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謝圓益上人惠詩一卷
- 城里住煙霞,天津小隱家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愁恨吟
- 燭暗不成眠,聽津鼓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迷神引 貶玉溪,對不山作
- 龍盤虎踞望南津,余烈崢嶸尚霸陳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望金陵
- 莫憶乘槎犯漢津,莫憶樓船下石城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鄭彥能求擬江亭詩
- 能來一嗽華池津,七碗清風立有神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王仲甫病暑
- 雪消冰動看通津,草長江南岸岸春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外舅杜寺丞永城守水作詩寄呈
- 誤他永劫在迷津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西江月·不辨五行四象
- 曉腹清呼飽露津,本求仙蛻遠囂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蟬
- 露葉燕蘭老,霜津鄧橘秋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喜同朱舅秀才小飲
- 煙壓西郊雨壓津,滿城歌吹為芳辰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二月十八日席上憶季長未還不同斯樂欲作詩寄
- 夜泛孤舟清洛津,宓妃輕步若為親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
- 倦客時時醉眼,津亭日日春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白沙閘西艤舟亭下二首
- 涓涓漱納白玉津,鏈以真元納之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再寄
- 十年不復上天津,閑卻西都幾度春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外甥楊克一詩篇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