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2個字的詩句
津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臨津不得濟,佇檝阻風波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惠連·西陵遇風獻康樂
- 斜津添竹淚,繁點溢荷珠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池上觀雨
- 緣津柳已暗,忽悟清明至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雨霽出郊外
- 問津漁浦多西笑,獨為萊衣味更長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鄭主簿泰興解官歸四明
- 津津喜氣見眉間,準擬他年如此閑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題趙純甫渭川千畝圖
- 臨津臺殿似蓬萊,柳色荒涼鎖翠苔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靈芝寺避暑因攜茶具汎湖共成十絕
- 河津傳五漏,霧雨入千家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倦夜
- 天津橋上小徘徊,入耳新聲兆有開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聞杜鵑三首
- 青津碧荻寒不枯,園丘紫柰天下無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用言客談奉謝
- 津津貧女得野蠶,軋軋寒機緯霜月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木綿布歌
- 天津橋上無人聽,尚喜錢塘有杜鵑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錢塘聞子規(guī)
- 問津如有客,夜半看黃河。 -- 出自清·靳應升·隰西草堂
- 南津瀺灂夜風微,投曉湖靈更發(fā)機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五鼓乘風過洞庭湖日高已至廟下作詩三篇
- 東津草生花未開,西山雪消水欲來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東津
- 劍津初筮著能名,大府今看佐屬城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懷安林知丞之官仍謝佳句
- 平津期究業(yè),疏傅已傳名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楊尚書
- 漱津覓字俱陳跡,又有入山來乞靈。 -- 出自宋·陳謙·凌丹亭
- 問津早似武陵溪,屋上鵝峰有遁肥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題趙宗教飛霞亭
- 問津龍吠處,覓路霓光中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邯鄲道中夜行阻風
- 平津更有翹材館,大開東閣英彥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趙無己之臨川
- 龍津亭下水漫漫,坐久疑神杳靄間。 -- 出自宋·方武子·題龍津亭
- 問津城西市,呼渡江南岸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江心長句
- 延津灌莽飲大澤,魚安于下鳥翔空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震澤行
- 龍津劍窟古南州,閣勢橫空占上游。 -- 出自宋·胡器之·鐔溪閣
- 龍津橋下路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受誓戒
- 長津雜如縷。 -- 出自宋·李颙·舟泊太湖
- 劍津紅帳為門戶,想得多多送葬車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鮑待用挽詞四首
- 玉津宏建中興初,禁籞風光勝兩都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郊壇齋宮七首
- 天津橋上騎驢客,儒者知兵似晉公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上揚州錢帥
- 要津把斷,凡圣俱亡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要津把斷,凡圣迷源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要津把斷,風骨旋生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要津把斷,佛祖難逃。 -- 出自·釋覺·偈二首
- 天津橋上聽啼鵑,從此南人弄相權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東坡
- 關津防害翻為害,法令除邪卻長邪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淮津斜轉龜山麓,云漢微分雁塔尖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浮舟下淮訪龜山禪師
- 壑津軟緣自宛轉,岸樹老碧長陰森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庚子冬二十八日天意晴和與止上人同南麓行橫
- 嚥津芝{術八換兒}味,洗耳石泉音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夜坐
- 天津楊柳籠橋綠,朧月澹煙何處宿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李暮吹笛歌
- 蒲津古寺筆跡奇,世疑二子之{左纟右尼}置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諸君觀畫鬼拔河
- 瓊津融不竭,塵慮滌還醒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謝太傅杜相公惠吳柑
- 西津秋晚度歸艎,新領監(jiān)州建禮郎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李屯田粹丹陽
- 天津有此驚康節(jié),西蜀無之感少陵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聞杜鵑有感
- 天津一望碧泱泱,宮女移舟逐晚涼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要津自足升英俊,六鹢毋令恨退飛。 -- 出自宋·章澥·吳下同年會詩
- 鐔津水,何冷冷。 -- 出自宋·趙宗德·九日宴浮金亭
- 問津非名樓,端以覺蒙蔀。 -- 出自宋·鄭伯熊·問津樓
- 空津稍駢集,隙地僅盈咫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自定水回舟漏幾溺
- 龍津欻忽風云化,未須感慨荊軻心。 -- 出自元·汪克寬·題李營丘畫驪山老姥賜李密火星劍圖
- 迷津憐弱喪,回策庶西崦。 -- 出自明·鄧渼·春日述懷寄湯義仍四十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