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津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霜氣輕寒催柑實,渚波余潤作甘津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襄柑分惠景仁以詩將之
- 老木槎牙欲擘云,門前流水我知津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大通寺
- 半月書齋淹病身,又隨流水下西津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出建康府治
- 每尋詩去必遷坐,穩(wěn)跨牛歸不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日雜興
- 認取本來真面目,瀑泉詩好未知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凈照
- 游絲燈影參元契,大塊文章沆瀣津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閱古樓
- 花源不著通溪水,那慮漁郎忽問津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桃花寺行宮即目
- 辭囂乞靜得此守,走兔入藪魚投津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王吏部知徐州
- 浮槎為舟蓮為食,空中老父能知津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花將軍歌
- 仄柁欹帆何日定,茫茫塵海正無津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(二首)
- 極目春明門外路,扁舟明日定天津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(二首)
- 白云半枕山中午,猶夢乘槎去問津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自哂
- 唯言草異生巖谷,更說天涯泛海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非是虛傳經(jīng)歲月,自緣無識探龍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金鼎乍分紅燄火,月魂高鎖碧潭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逍遙利樂認天真,心印深藏喻海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鴻蒙盤成碧樹勢,沆瀣蒸出瓊芝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閣皂陳元禮蒼玉軒
- 莫謂桃源無路入,落花流水是知津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偶成(四首)
- 交游已自隨金散,羸馬蕭蕭獨問津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送劉休淵歸中都
- 楊柳河橋日向新,空江無處不通津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與喻應益言別
- 餞行朱邸帝城春,隨例顛忙宴玉津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玉津園餞魏王
- 鷓鴣飛盡一洲勣,帆帶秋云度遠津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秋江晚渡圖
- 吾言可復終歸去,何處桃源可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慚愧
- 花飛莫遣隨流水,怕有漁郎來問津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慶全庵桃花
- 問谷幾何先給直,作舟用濟廣通津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郡守
- 老退休貪太倉腐,清虛聊咽上池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即事二首
- 記聞荒落語詹諄,慚愧吾儕肯問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黃景文投贈三首
- 危亭下瞰嵎夷宅,積水上通河漢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浴日亭一首
- 因韓為趙兩游秦,十月冰霜渡孟津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曉過函谷關
- 恁誰說與滄浪水,早晚芒鞋去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游姑蘇張氏園二首
- 何妨著我閒田地,坐看垂楊夾廣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游姑蘇張氏園二首
- 瓊臺雪映迢迢鶴,蓬島波橫浩浩津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山陽即席獻裴中丞
- 桃花塢接啼猿寺,野竹庭通畫鹢津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寄歸
- 讀罷新詩暖似春,手搖食指舌生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子中兄韻三首
- 蓬山落拓復經(jīng)春,宦海茫洋懶問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邦衡侍郎用舊韻廢予生朝賡續(xù)為謝
- 年年郡圃共尋春,夜夜神岡醉問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邦衡侍郎再惠春字韻詩次韻懷舊敘謝且致登庸
- 右相虛來三見春,都人日夜望平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胡邦衡韻
- 掃跡龍門六小春,渴聞談論齒生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胡邦衡惠淳字韻佳什回首十年間不知幾往返矣
- 自公重踏秣陵春,便覺威加析木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用舊韻為邦衡生日壽
- 一別龍門不計春,思公夢渡太皋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再用邦衡韻贊其閑居之樂且致思歸之意
- 翊戴南陽第一春,馳驅北伐太原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邦衡生日用舊歲韻
- 淳熙又貢第三春,驛騎新馳度劍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邦衡侍郎留金陵再用津字韻賦詩謝送賜茗復以
- 馬負羲圖二百春,榮光猶屬大河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賀胡邦衡除龍圖閣學士且為六月三日眉壽
- 閏六還同載誕辰,壽川方至浩無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胡邦衡端明用癸巳舊韻寵賜佳篇輒續(xù)貂為不一
- 九十談經(jīng)似子春,三公虛位待平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頃在道中聞邦衡侍郎將進周禮新解嘗賦詩就為
- 勁氣危言五十春,今騎廄馬踏天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慶邦衡生朝用去年韻
- 朝宗元以汴為京,閩廣江湖此問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紹興丙寅侍伯父赴辰州宿長沙驛今四十七年驛
- 祝壽筵開正小春,兄酬弟勸喜津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再次去年子中兄送黃雀不至韻
- 酬答風光惟辦此,可能春夢到天津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敬次老人即事
- 一圓靈寂本清真,誰向蒼浪更問津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宿黃蘗聽彬長老譚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