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津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先王大典藏夷貊,蒼波浩蕩無通津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日本刀歌
- 楚波漾楫萍如日,淮月開舲蚌有津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奉送叔父都官知永州
- 天明又出桃源去,仙境何時再問津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閑燕堂聯句
- 黃埃九陌誰知子,青竹千年獨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王元駒
- 晦翁今已作貴人,君從何許去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安成羅茂忠
- 尚堪掛壁縈蛛塵,一飯瞻爺齒生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陳希顏惠兔券羓
- 射科速化誰無術,誤向南溪更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曾秀才歸永豐
- 兒啼驚覺夢中身,恰則華胥政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夜寒獨覺
- 滿盤山海眩芳珍,未借前籌已咽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小飲俎豆頗備江西淮浙之品戲題二首
- 心斷洛陽三兩處,窈娘堤抱古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友封
- 已甘搰搰勤為圃,休向滔滔苦問津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偶書
- 石色如霜鐵色新,洨河南北尚通津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趙州石橋
- 遙愛南橋秋日晚,雨邊楊柳映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孫洛陽格
- 詞客南行寵命新,瀟湘郡入曲江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邵州林使君
- 路傍邂逅賣柴人,為說高沙可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揚州
- 西風八月楚江濱,爭看星槎會漢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宴湖南董提舉致語口號
- 此時顧恩不顧身,念君此日赴河津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相和歌辭·秋胡行
- 漸喜雪霜消解盡,得隨風水到天津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壽陽罷郡日,有詩十首,與追懷不殊,今編于
- 連野碧流通御苑,滿階秋草過天津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重入洛陽東門
- 梅花百樹障去路,垂柳千條暗回津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春日出苑游矚(太子時作)
- 死心寮里有清新,把斷黃河塞要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清新二禪師頌
- 北客未嘗眉自顰,南人夸說齒生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
- 莽渺三江五湖外,短船無地不知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舟子
- 漸散紫煙籠帝闕,稍回晴日麗天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雨過至城西蘇家
- 男兒只要有知己,才子何堪更問津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人赴職任褒中
- 早得鑄金夸范蠡,旋聞垂釣哭平津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雒城作
- 野云如火照行塵,會績溪邊去問津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劉校書之新安寄吳常侍
- 宰府初開忝末塵,四年談笑隔通津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春晚寄鐘尚書
- 我亦有心無處說,等閑停棹似迷津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過廢江寧縣(王昌齡曾尉此縣)
- 隨湯上下猶欣欣,不識河漢清涼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溽暑
- 飄零敢說是詩人,故舊多居要路津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次韻杜運使見贈
- 當時進士幾百人,奔趨袞袞登要津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沙德潤之焉城
- 匹馬扁舟寄此身,可憐投老尚迷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將發永城留題李氏齋壁
- 幽蹤誰識女郎身,銀浦前頭好問津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仙家竹枝詞(二首。同李夫人登武當山作)
- 神藏鬼伏能千變,亦勝忘機避要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漫書五首
- 古來賢俊共悲辛,長是豪家拒要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有感二首
- 年年山□□來頻,莫強孤危競要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南至日
- 三十功名志未伸,初將文字競通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榜下
- 群峰斜轉太行角,萬谷同趨馬頰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晁校理知懷州
- 嗟予乘服欲往學,滄波浩蕩無通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君倚日本刀歌
- 疊鼓鳴鐃迎候新,軍牙孑孑倚淮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茹屯田知無為軍
- 四海交游不易得,一州云月聊相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短歌行
- 何必裹糧圓嶠外,寧又遠泛閬風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方壺高士
- 莫道花開便是春,莫言沙漲即成津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絕句漫興(三首)
- 滿地寒風滿面塵,荒煙白草舊通津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蘇州(九首)
- 城郭喧喧爭送遠,危梁裊裊渡東津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張評事
- 多少嘉謨奏風俗,斗牛孤劍在平津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閩中送任畹端公還京
- 普寧都護軍威重,九驛梯航壓要津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贈容南韋中丞
- 明河可望不可親,愿得乘槎一問津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明河篇
- 瓦瓶盛酒瓷甌酌,荻浦蘆灣是要津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登靈山水閣貽釣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