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津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獨(dú)立夜轇轕,蘆聲泛遙津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月夜
- 遙汀橫薄暮,獨(dú)鳥度長津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晚晴野望
- 青天無停云,滄海無停津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長相思
- 春天無停雪,滄海無停津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長相思
- 依然臨送渚,長望倚河津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江津送劉光祿不及
- 花飛函谷路,柳暗大陽津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和御制祀后土
- 莫作懸車念,滔滔且問津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金元鼎新年七十
- 晚同柱后史,無心問平津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楊安止罷信幕赴調(diào)
- 不待逢沮溺,而今惡問津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冬夜尋李永因書事贈(zèng)之
- 大堤逢落日,廣漢望通津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郭正字歸郢上
- 更思君去就,早晚問平津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過三郊驛卻寄楊評事時(shí)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薦
- 明主知封事,長沮笑問津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贈(zèng)興平鄭明府
- 貧病仍為客,艱虞更問津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酬李文(一作汶)
- 他時(shí)禮命畢,歸路勿迷津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歸中丞使新羅(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)
- 夕發(fā)碧江外,秋過清汴津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送毛正仲太博赴召
- 七星橫巨浸,半月映長津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橋
- 從游過水殿,凝蹕近龍津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賞花釣魚應(yīng)製
- 曰今得夫子,所涉我異津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呂晦叔見贈(zèng)
- 世事喜反覆,孰能識(shí)涯津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彥猷在華亭賦十題依韻·枯湖
- 醉歸渾不記,黃犢自知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居十首
- 想師正法指,喻我獨(dú)迷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贈(zèng)少室山麻襦僧
- 綬吐芽猶嫩,冰□已鏤津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守歲
- 南土愛王粲,東閣壽平津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(diào)歌頭 至元戊寅為江西呂道山參政壽
- 蹈雪忽言別,涉險(xiǎn)濤江津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方生還寧海(并序)
- 波瀾嗟已靡,汗漫□無津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題清芬閣
- 客里厭芳塵,凄涼又問津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邊城客思
- 無心學(xué)隱淪,此去向吳津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人之吳
- 性相化嚴(yán)海,愛何渡要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盛暑觀蚊蚋,窊魚探海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逍遙人控鶴,碧落壓天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紅樹非花影,青松壓海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聞道河流閉,逢人每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泗上
- 結(jié)廬寄人寰,獨(dú)往寧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迂疏堂
- 雷怒潛轟響,龍?bào)@起噴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至興安縣游乳洞
- 溜脂松濯濯,凝粉竹津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書張必達(dá)詩詞卷首
- 甘雨濡夕畛,繁花冪春津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和陶懷古田舍
- 作京雄近縣,開閣寵平津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奉和李右相賞會(huì)昌林亭
- 柝靜霜飛堞,鐘來月墮津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早出鐘山門未開立候久之
- 曾窺漢簡和戎策,尚憶津梁禮佛裘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寄富季申
- 何煩看堠子,來往暗知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早行
- 岱宗疑有趾,海若忽無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西外趙知宗
- 木主來西土,檀車濟(jì)孟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伯夷
- 燈遠(yuǎn)村民多點(diǎn)塔,擔(dān)輕津吏易排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葉知郡
- 寄語涉川女,安知往問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題十首
- 尼父未適魯,屢屢倦迷津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懷古
- 幽人此味熟,俗子誰知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薺
- 解包顏有喜,入坐齒生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食蜂兒有感
- 役役依山水,何曾似問津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旅次商山
- 野草迷晴岸,垂楊暗晚津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弄珠寧春日閑望
- 十分調(diào)雪粉,一啜咽云津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謝人寄蒙頂新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