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9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水深石冷,聞道別有洞中天。 -- 出自·王炎2·水調歌頭·千里倦游客
- 云誥疏華國,霓旌返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王提舉合政錢夫人挽詩
- 江左推門地,華陽接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齊子余母太夫人王氏挽詩
- 擬辦登山屐,從君訪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送介卿之官金臺
- 沅水與湘水,合流俱洞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懷在伯三首
- 松原白石今朝過,云洞月巖明日經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發石佛
- 青鸞有路三山遠,玉洞無塵萬慮空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金精山
- 杰閣臨無地,仙家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丁黼·寄題不礙云軒二首
- 平生周伯仁,耿耿空洞腹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諸君和篇摩壘致師不容閉壁再繹前韻
- 憶我初游日,先將石洞敲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送道人歸華陽
- 崩騰放閘水,煜爚入洞火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游洞霄
- 贏糧寧憚兩日程,龍洞煙霞共幽討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別馮伯昭新放歸三榮末句乞呈似使君王萬里年
- 靜思世故殊未艾,澒洞憂端不可掇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謝孟彝秘丞館中書懷
- 中巖洞透牛頭洞,后洞門從此處開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羅漢洞
- 五文開明日瞳朧,三洞流出金口中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蕊歌
- 松林古佛燒香報,粟洞群仙注福同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壽南宗東巖四首
- 中有立士金閨客,元洞府生人間見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壽鄧子西知縣
- 金風玉露澄象緯,洞洞下鑒民之情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黃華歌
- 休羨乘槎博望,且聽洞簫赤壁,樂處是瀛洲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水調歌頭·郭外足幽勝
- 回向初心地,皈依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武夷觀
- 擎天一柱鎖崖嵬,六洞煙云亦異哉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天柱峰
- 造化雕鐫巧,真成一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章謙亨·云巖
- 一舉窮紫清,真境可洞矚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獨鶴
- 問郎來何晚,邀郎歸洞房。 -- 出自宋·王淮·劉阮天臺謠
- 何處吹簫客,扁舟過洞庭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虎丘即事
- 半空星斗浮天井,一洞煙霞透沃洲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四明洞天
- 唐昌仙觀風流,有霞洞藏花,紺環玉蕊。 -- 出自宋·曹邍·宴山亭/燕山亭
- 行人莫笑中空洞,空洞中間盡是天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月巖
- 廣陵古調知音少,柯洞殘棋不著高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寄括蒼李察院
- 顛崖誰念受辛苦,古洞未易潛幽深。 -- 出自宋·梁棟·大茅峰
- 斗轉旋霄,梧飄金井,洞天秋氣方新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滿庭芳·斗轉旋霄
- 云迷鶴駕何方去,仙洞朝元失我期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宿州天慶觀殿門留贈符離道士
- □□修藏日,干戈澒洞秋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謝惠三賢文集三首
- 水開長鏡引諸巒,春洞花深落翠寒。 -- 出自唐·陳翊·郊行示友人
- 松倚蒼崖老,蘭臨碧洞衰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無題
- 渡壑緣槎險,持燈入洞窮。 -- 出自唐·費冠卿·答蕭建
- 夜月照巫峽,秋風吹洞庭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酬王檀見寄
- 五龍金角向星斗,三洞玉音愁鬼神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紫極宮上元齋次呈諸道流
- 靈溪道者相逢處,陰洞泠泠竹室開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送圓鑒上人游天臺
- 誰游八海門前過,空洞一聲風雨中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云衫玉帶好威儀,三洞真人入奏時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五龍金角向星斗,三洞玉音愁鬼神。 -- 出自唐·吳仁璧·句
- 泉自孤峰落,人從諸洞來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題鄭山人居
- 琴拂莎庭石,茶擔乳洞泉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湘中鄭明府
- 滿樓山色供鄰里,一洞松聲付子孫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吊曹監
- 何處求玄解,人間有洞天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步虛詞五首
- 數雁別湓浦,片帆離洞庭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春江送人
- 曾如劉阮訪仙蹤,深洞客,此時逢。 -- 出自唐·顧夐·甘州子·一爐龍麝錦帷傍
- 孤館宿漳浦,扁舟離洞庭。 -- 出自唐·劉昭禹·聞蟬
- 積思游滄海,冥搜入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廖融·謝翁宏以詩百篇見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