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9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指景尋靈草,排云聽洞簫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從兄使新羅
- 浴鮮積翠棲靈異,石洞花宮橫半空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同裴觀察東湖望山歌
- 石臺石鏡月長明,石洞石橋連上清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曲龍山歌
- 修綆懸林表,深泉汲洞中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題石甕寺
- 霹靂振秋岳,折松橫洞門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黃神谷紀事
- 近來聞說燒丹處,玉洞桃花萬樹春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贈王山人
- 云向竹谿盡,月從花洞臨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登天竺寺
- 零陵城郭夾湘岸,巖洞幽奇帶郡城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朝陽巖下歌
- 遍欲探泉石,南須過洞庭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江行至沙浦
- 向山獨有一人行,近洞應逢雙鶴迎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張道士歸茅山謁李尊師
- 結茲清陽氣,挺我空洞神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步虛詞
- 應有列仙至,觀當靈洞安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題王法師房
- 金母還知爾,招邀歸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贈不食姑
- 霧澤含元氣,風花過洞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雨
- 寒江向晚波濤急,深洞無風草木春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題平蓋沼
- 雕輿藻衛擁千官,仙洞靈溪訪九丹。 -- 出自唐·蘇味道·嵩山石淙侍宴應制
- 山鳥宿檐樹,水螢流洞門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和劉補闕秋園寓興六首
- 雨夜思巫峽,秋朝想洞庭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齋招賞十二韻
- 蜀川尚憶蒲蘆政,蠻洞先驚獬豸威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輸兼呈司理劉大著二首
- 看花外小車,出長生洞,橘中二老,斗智瓊黃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內家嬌·結客少年場
- 把菊清游,冷紅飛下洞庭曉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臺城路/齊天樂
- 清氣分來,生香不斷,洞戶自有云封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一萼紅·艤孤篷
- 洗頭盆下擷芝苗,古洞深松話寂寥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登華
- 殷勤千樹玉山頂,碧洞寥寥寒錦苔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玉山謠奉送王隱者
- 南山山北北山南,一洞中分路口三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慶遠龍隱洞
- 渭水秋深,湓江春老,洞庭一湖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沁園春·渭水秋深
- 素月閑秋景,騷人泛洞庭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中秋夜洞庭圓月
- 神光燦,跨云歸,參禮洞賓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湖口王先生
- 斡運清神境,修完耀洞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巫山一段云 贈三一居士
- 問東風何似,早吹綠、洞庭波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木蘭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 天下同文補遺
- 道人歸計出紅塵,碧洞高眠,無事牽腸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一剪梅·新得前高自發揚
- 祇園紺老雙林樹,古洞青緣半璧苔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(四首)
- 夷兵入城公步戰,炮洞公胸刀劈面。 -- 出自清·張維屏·三將軍歌并序
- 舄下走飛瀑,杖頭開洞開。 -- 出自清·張維屏·登黃巖絕頂
- 降臣剖符竹,洪度方洞開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廢邱關
- 經過西溪勝,追尋后洞幽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衡陽合江亭
- 何處期吾子,笙歌玉洞春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用韻寄廷實
- 舊史堆緗素,新經錄洞玄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臨頓里(十首)
- 羞見天孫度,低頭入洞房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子夜四時歌
- 玉麈王夷甫,烏絳呂洞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羅天驥
- 雨打荒碑缺,苔封古洞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舜廟
- 鶴向平湖放,猿從古洞招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澄維那訪舊湖山
- 鍾離權約同燒汞,呂洞賓呼共層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白羊同行五六登無盡墓入義方傳慶寺讀鍾離公
- 鯨海中流地,龍峰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昌國縣普濟寺小亭
- 綠竹深虛館,清流響洞房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太學貽張筠
- 落日懸高殿,秋風入洞房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洛中貽朝校書衡,朝即日本人也
- 今師一去無來日,花洞石壇空月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天柱觀魚尊師舊院
- 兒亦名魚鷓,歌稱我洞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漁父
- 即應迎鶴書,肯羨于洞洪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書陳處士屋壁二首
- 自樂平生道,煙蘿石洞間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