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6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我愛君家似洞庭,沖灣潑岸夜波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錢塘湖上唐處士
- 潑處便連陰洞黑,添來先向朽枝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項洙處士畫水墨釣臺
- 乘興忽來仙洞里,大家尋覓一時忙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曾宴桃源深洞,一曲舞鸞歌鳳。 -- 出自唐·李存朂·憶仙姿·曾宴桃源深洞
- 游鱗泳皎潔,洞見逍遙情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大云池泛舟
- 翔雁橫秋過洞庭,西風落日浪崢嶸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寄短書歌
- 夜靜門深紫洞煙,孤行獨坐憶神仙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清夜憶仙宮子
- 云水千重繞洞門,獨歸何處是桃源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絕塵子歸舊隱二首
- 絕壁相欹是洞門,昔人從此入仙源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桃源
- 波濤起蛟蜃,洞穴生風雷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金山寺留題
- 氣融液散滿洞房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鈿帶長中腔
- 當晝風雷生洞穴,欲齋猿鳥下庭除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留題南源院
- 夜氣結成三洞雨,春渠飲盡一州田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別房州
- 流水桃花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小重山·流水桃花小洞天
- 昨夜深深小洞房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長相思·錦衾香
- 碧玉罅中仙洞府,玻瓈無底涵煙雨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游鉛山石井
- 向來辱傾輸,洞見胸中白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讀曾吉甫橫碧齋詩
- 弄玉吹簫過洞庭,煙波渺渺接巴陵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竹枝歌十首
- 曲徑通幽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青山遠
- 落日孤煙過洞庭,黃陵祠畔白蘋汀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瀟湘圖
- 記取薌林巖洞,何如于越秋風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朝中措·新涼溪閣暮山重
- 花里雕房分洞戶,隱隱釘頭齊簇。 -- 出自宋·鄭域·念奴嬌·水晶宮殿
- 客有吳郎吹洞簫,明月沉江春霧曉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憑欄人
- 至今山中池,洞玄露純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放龜池
- 客入毛公洞,洞深人不還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臨海曲十首
- 裊裊秋風起洞庭,銀洲宮闕渺空青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與客登望海樓(二首)
- 寥寥水月觀,洞見心胸明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翠簾山天湖
- 袖拂白云歸洞口,肩挑明月繞天涯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庵壁詩
- 憶昔汝祖浮洞庭,瀟湘片月開黃陵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鐵笛歌(有序)
- 明日移舟過洞庭,蘭花斑竹遠沙汀,摩挲老子雙愁眼,細看君山一點青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抵南康望廬山
- 明日移舟過洞庭,蘭花斑竹繞沙汀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抵南康望廬山
- 滅燭難藏影,洞房明月懸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玉臺體
- 想亭皋木落,洞庭波遠,渾不見,愁來處。 -- 出自清·項鴻祚·水龍吟 秋聲
- 輕裘兩都客,洞房愁宿別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沙場夜
- 還如至公世,洞鑒是非情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詠影
- 月輪下射空洞響,絲篁成韻風蕭蕭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將歸山招冰僧
- 長門落景盡,洞房秋月明。 -- 出自唐·張修之·相和歌辭·長門怨
- 云蓋秋松幽洞近,水穿危石亂山深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戲題山居二首
- 峴首白云起,洞庭秋月懸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送友人南歸
- 我家三島上,洞戶眺波濤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游仙
- 寸腸誰與達,洞府四無鄰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韓致光侍郎無題三首十四韻
- 林端涉橫水,洞口入斜暉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五老峰大明觀贈隱者
- 標形都大別,洞府豈知焉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題梅嶺泉
- 玄籥飛灰出洞房,青郊迎氣肇初陽。 -- 出自唐·馬懷素·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
- 長沙辭舊國,洞庭逢故人。 -- 出自唐·王熊·奉別張岳州說二首(一作答張燕公岳州宴別)
- 重軒輕霧入,洞戶落花侵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同韋舍人早朝
- 蕙帳蘿筵兮洞元室,秘而幽兮真可吉。 -- 出自唐·盧鴻一·嵩山十志十首·洞元室
- 攀巖挹桂髓,洞穴拾瑤英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游馬耳山
- 牽方舟兮小洞庭,云微微兮連絕陘。 -- 出自唐·蘇源明·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詩
- 句曲山中古洞天,金堂玉室地相連。 -- 出自宋·滕宗諒·游茅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