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6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洞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云駐壽宮三洞啟,日回仙仗六龍歸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題上皇觀
- 吉字水初識(shí),洞巖仙可尋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吉水包長(zhǎng)官
- 水落君山高,洞庭秋已素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別岳州
- 洞中已云夕,洞口天未晚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從天平節(jié)度使游平流園
- 初夜含嬌入洞房,理殘妝,柳眉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江城子·初夜含嬌入洞房
- 碧戶珠窗小洞房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湖里駕鵝亦洞天,最奇山下石坳泉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沈駒甫觀石井
- 行盡瀟湘到洞庭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 洞庭
- 俯長(zhǎng)江、不占洞庭波,山拔地形高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一氣膠漆之,洞天在肝膈。 -- 出自清·屈大均·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
- 五月扁舟過洞庭,魚龍吹浪水云腥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(shī)·洞庭
- 千里湖山成洞府,萬(wàn)家觴詠展賓筵。 -- 出自唐·朱長(zhǎng)文·次韻司封使君新歲喜雪
- 鳥道寒藤結(jié),洞門蒼蘚深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桐柏觀
- 誰(shuí)撼金環(huán)鎖洞深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漁家傲·微雨初收月映云
- 讀書本仁義,洞見末與顛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宋鈞秀才落第還鄉(xiāng)
- 未欲凌云歸洞府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漁家傲·昨夜山空流石乳
- 片水清如鏡,洞庭微見蹤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游衡山
- 昨夜姮娥,游洞府、醉歸天闕。 -- 出自宋·葛長(zhǎng)庚·滿江紅·昨夜姮娥
- 一笑摩挲空洞腹,是間盡納幾須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種芥
- 隨我扶搖入洞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戰(zhàn)掉丑奴兒
- 一鼓乾坤入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(wú)夢(mèng)令 五更
- 迸出靈光入洞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七寶玲瓏 繼重陽(yáng)韻
- 楝擇修纖歸洞府,虛落晴天吹炙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無(wú)俗念 蓑衣 *溪皆呼蓑衣先生景金本注云,
- 亭亭隱士,愛洞天巖穴,深藏虛極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月中仙 對(duì)松
- 日落風(fēng)生古洞,夜深月照寒潭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玉爐三澗雪
- 誰(shuí)知有、壺中洞天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太常引·衲衣藤杖是吾緣
- 便與君、同訪洞庭春,和云吸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滿江紅 同(案原無(wú)同字,茲從丁本鈔)鄭都
- 曲水環(huán)山若洞天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瑞鷓鴣 過龍泉峪
- 崖色夫容開,洞水冰簾膩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
- 不知神仙何洞府,但見白道屈折蛟蛇蟠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畫山水圖歌
- 若非溟渤即洞庭,不然豈得通幽靈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(yáng)·題程亞卿所藏劉進(jìn)畫魚
- 朝離巴峽暮洞庭,九派卻轉(zhuǎn)潯陽(yáng)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(yáng)·長(zhǎng)江行
- 南船北船滿洞庭,蕭公祠前牲酒馨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(yáng)·長(zhǎng)沙竹枝歌(十首)
- 石頂?shù)吻鍨r,洞深颼細(xì)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包伯騶·巖豅洞留題
- 五百移棲絕洞深,空留轍跡杳難尋。 -- 出自宋·畢田·羅漢絳
- 便是人間一洞天,墮樵煮茗書騰煙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山中
- 熹微一隙開,洞達(dá)八荒圣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旦氣詩(shī)
- 華陽(yáng)三茅仙洞中,鳳笙隱隱和松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陶通明
- 八月二十五,洞山離查渡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腥膻戎自伏,洞達(dá)總機(jī)要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碧落遨游歸洞府,黃金不買自馨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廬阜亦開新洞府,玉臺(tái)還是古招提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晚酌示藏用諸友(四首)
- 自懸日月照洞內(nèi),古木陰蔽空朝晡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洞庭山
- 初疑鬼怪離洞府,珊瑚鐵網(wǎng)相鉤連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太湖石
- 太乙池中艦,洞庭湖上蓬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高二承宣與蘇二左司唱和春雨詩(shī)遠(yuǎn)蒙見寄依韻
- 半卸紅綃出洞房,依稀侍輦幸溫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疊
- 巖開花似染,洞出氣如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麥斜
- 瀑泉飛響雪,洞石涌崩云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二月二十七游仙洞次壁間韻
- 溪明暑醉后,洞暗春游初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寄題處州朱山人幽居
- 鈞天金石響,洞庭弦管清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觀太常奏新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