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6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我將持斧扣洞門,借問蟠桃幾時紅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一覽亭
- 泉領藕花來洞口,月將松影過溪東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廬岳劉處士草堂
- 炎光三伏晝,洞府宜幽步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九華觀宴餞崔十七叔判官赴義武幕兼呈書記蕭
- 竹徑茆堂接洞天,閑時廛尾瀨春泉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題崔山人草堂
- 火景應難到洞宮,蕭閑堂冷任天風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
- 終日焚香禮洞云,更思琪樹轉勞神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
- 擇此二明月,洞庭看最奇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明月灣
- 決決春泉出洞霞,石壇封寄野人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謝山泉
- 桃源數曲盡,洞口兩岸坼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尋華山云臺觀道士
- 冥搜過物表,洞府次溪傍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夕游覆釜山道士觀因登玄元廟
- 道者帶經出,洞中攜我游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
- 水國葉黃時,洞庭霜落夜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曲歌辭·古別離二首
- 木落雁嗷嗷,洞庭波浪高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曲歌辭·古別離二首
- 巖高云反下,洞黑水潛穿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酬丘拱外甥覽余舊文見寄
- 海眼三井通,洞門雙闕拄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游天臺山
- 是富貴淵明,洞天彭澤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曲水蘭亭
- 一片閑心,明洞達、天心無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一片閑心
- 看花燭、迎歸洞房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柳梢青·孺子風流
- 試密鎖、瓊樓洞房深,與遮斷江皋,楚臺歸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洞仙歌·溶溶泄泄
- 趁得花時出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木蘭花/玉樓春
- 黃塵邊火澒洞,何處吾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漢宮春·橫吹聲沉
- 你原是蓬萊洞里仙,為思凡、人間淪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二郎神·小張歌
- 道是云溪新洞府,粲玉虹、擁出神仙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金縷衣/賀新郎
- 灌溉工興古洞荒,洞門□蔽碧池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碧虛洞
- 滄浪何處是,洞庭相與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蘇子美滄浪亭
- 仲氏又發霍,洞下忽焉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四月二十八日記與王正仲及舍弟飲
- 山無鳳皇飛,洞有仙人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曇穎師四明十題·丹山洞
- 流泉決決出洞底,自有細浪非風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張簿寧國山門六題·漣漪洞
- 長愛座中如洞府,卻慚衣上有塵埃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武平寺留題
- 開穴窘如囚,洞胸聲似哭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竹{左鼠右留}
- 果迷丹橘熟,洞訝赤城通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西暉亭
- 行路客疑驚洞府,憑欄人恐是神仙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留題水北楊郎中園亭二首
- 不向此中尋洞府,更於何處覓城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十三日游上寺及黃澗
- 靈官跨龍山洞來,仙人驅虎載箬去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洞霄宮
- 醉歌歸路穩,洞口月黃昏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同道士錢泠然尋澗水源
- 翳日腥云澒洞塵,是雖天做亦由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梅山弟感時
- 天地中閒澒洞塵,山林須是好三分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寄崇福主澤南洲
- 更誰問、桃源洞天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太常引·非僧非俗不求仙
- 有壺天不夜,洞府長春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瑤臺第一層·一點元真被妄想
- 虛室留舊札,洞房掩閑琴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
- 嶮峭嵌空潭洞寒,小兒兩手扶欄干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苔蘚山歌
- 麗景變重陰,洞山空木表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在滁苦雨歸桃花崦傷親友略盡
- 周流三十六洞天,洞中日月星辰聯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悲歌六(一作攀龍引)
- 侍史有香來洞案,直郎無奏伏丹墀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丞相晨謁書所見
- 舊雨水未干,洞房苔欲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寓陳雜詩十首
- 黃簾朱戶狹洞房,何事易知獨難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日二首
- 身在關西家洞庭,夜寒歌苦燭熒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下第貽友人
- 泉源在庭戶,洞壑當門前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賊退示官吏
- 天壇臨月近,洞水出山長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長社竇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
- 樵客若能隨洞里,回歸人世始應悲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何道士歸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