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6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放舟龍陽縣,洞庭包五河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二
- 青草長沙境,洞庭渺相連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兩岸越山澒洞里,可能消得英雄氣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蝶戀花·辛苦錢唐江上水
- 疏影有情當洞戶,蔫香無語墮空杯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知郡安撫元夕賞倅廳紅梅
- 莫放珠簾遮洞戶,從教燕子作雙飛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春日三首
- 太湖嵌根藏洞宮,槎牙石生奫淪中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煙江疊嶂
- 一丘乃中虛,洞穴四無礙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自石林回過小玲瓏,巖竇益奇,昔為富人吳氏
- 陽谷西門鎖洞宮,古苔斑駁檜蒙茸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靈佑觀
- 不知七十二洞處,側足下窺云海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雷洞坪
- 華陽之天諸洞府,阿穴便門迷處所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芝術歌
- 家人把燭出洞戶,驚棲失群飛落樹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相和歌辭·烏夜啼
- 秋燈向壁掩洞房,良人此夜直明光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雜曲歌辭·秋夜曲二首
- 瘴水蠻中入洞流,人家多住竹棚頭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蠻州
- 下輦更衣入洞房,洞房侍女盡焚香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楚宮行
- 漂泊日復日,洞庭今更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上湖田館南樓憶朱宴
- 春至林木變,洞房夕含清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擬古詩十二首
- 巫峽朝云濕,洞庭秋水波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江行有感
- 彭蠡石砮出,洞庭商舶還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吳城山
- 應是梵宮連洞府,浴池今化醒泉清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別石泉
- 逍遙擬上清,洞府不知名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太白西峰偶宿車祝二尊師石室晨…寄呈鳳翔齊
- 只到瀟湘水,洞庭湖未游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惠雅法師歸玉泉
- 半日到上真,洞宮知造難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上真觀
- 海氣平生當洞見,瀑冰初坼隔山聞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
- 曉案瓊文光洞壑,夜壇香氣惹杉松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寄題玉霄峰葉涵象尊師所居
- 旅榜前年過洞庭,曾提刀筆事甘寧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春日憶湖南舊游寄盧校書
- 誓將老陽羨,洞天隱蒼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
- 風送江湖滿洞天,洞門可聽人無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題風水洞
- 平生自言師洞賓,嗟世賤目貴所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潁川城東野老
- 曲角深簾隱洞房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浣溪沙
- 老仙何處,算洞府、光陰如昨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瑤華
- 山好石骨露,洞多巖腹虛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觀靜江山水呈陳魯叟漕使
- 君不見風水洞前草離離,淡煙寒雨愁凄迷;又不見云門長松啼子規,春風落花事已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葛仙翁移家圖
- 今日閑愁為洞庭,茶花凝想吐芳馨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38
- 笑捻粉香歸洞戶,更垂簾幕護窗紗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浣溪沙
- 便蘭舟獨上,洞府人閑,素手輕分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更漏子·芳草斜曛
- 金管玉柱響洞房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四時白纻歌 秋白纻
- 紛紛說古今,洞不置藩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王介卿
- 蹋破十洲三洞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如夢令·盞底一盤金鳳
- 不必長漂玉洞花,曲中偏愛浪淘沙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浪淘沙
- 公明抱全德,洞徹無緇磷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河上督役懷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時器之鞫獄滄州
- 管家在、三山洞天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太常引 為東原范尊師壽。范新得曹夫人,所
- 門外綠蘿連洞口,馬嘶應是步兵來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對雨獨酌
- 云掩草舒青洞綠,鳥銜花落碧巖紅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蒙谷
- 別是人間一洞天,椿松郁郁起祥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舒氏難老亭二首
- 身落天臺古洞天,蒲團未暖又飄然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桐柏觀留別
- 洞前多琪花,洞里多紫霞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棲霞
- 白鶴何年歸洞府,夕陽影里野猿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贊歷代天師·第二十八代諱敦復字延之
- 海外三山一洞天,金樓玉室有神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杜省元
- 參遍名山謁洞天,相逢卻是活神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贊歷代天師·第二十二代諱善字長元
- 橫握鏌铘入洞天,洞天漠漠掩寒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贊歷代天師·第二十五代諱乾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