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5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焚香入深洞,巨石如虛空。 -- 出自唐·李棲筠·張公洞
- 法尊稱大洞,學淺忝初真。 -- 出自唐·韋夏卿·送顧況歸茅山
- 先入茅君洞,旋過葛稚陂。 -- 出自唐·綦毋誠·同韋夏卿送顧況歸茅山
- 西江浪接洞庭波,積水遙連天上河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初次巴陵
- 望中閑想,洞庭波面,亂紅初墜。 -- 出自宋·沈唐·霜葉飛·霜林凋晚
- 一尊聊寄洞元師,既到山中春未遲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寄洞元師
- 湖光飛出洞庭秋,拍手齊看山公游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次韻程丞相重九日示席客
- 山云出為洞口雨,或時散作巖下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棲云閣
- 滿船買了洞庭柑,雪色新裁白紵衫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絕句二首
- 中空正澒洞,了不見天隙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張公洞
- 場圃或潭洞,椽栱行螾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郭家洲
- 應居小有洞,幾見大椿年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賀蘭先生詩同陳恬叔易和節度使王漢忠韻
- 東巖開玉洞,西澗瀉銀河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渾淪庵成悠然子親慶因以何字為韻共酌聯句
- 沈醉歸來,洞房燈火閑相照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點絳唇·沈醉歸來
- 集花瀟灑洞天深,永夜玉山應自到。 -- 出自宋·莫將·木蘭花/玉樓春
- 笑此中空洞,都無一物,有神妙、浩然氣。 -- 出自宋·李祁·水龍吟·碧山橫繞清湖
- 包飯腰鐮洞戶忙,芭蕉葉底稻田黃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初秋
- 人間遍尋洞府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花心動·紅日當樓
- 要令你次洞表里,掃盡礧塊羅煙鬟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將至徽川道中花
- 持杯知是洞中人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浣溪沙
- 紅云隱碧洞,清溪映白石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音靈散空洞,逸響縈云營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游仙四首
- 壺中自有洞天闊,物外每同春日長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臺城雜詩七首
- 雨瀟瀟兮洞庭,煙霏霏兮黃陵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湘妃怨
- 一螺黛墨洞房手,為君小筆開眉峰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古屋云棲洞,深湖水拍橋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沉黎四首
- 不知再泛洞庭船,袖中一劍隨飛仙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題陰山七騎圖
- 取山以名洞,足以迎景貺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攜子孫到四明洞節敘有感
- 奔湍長澒洞,杯酒且逍遙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夔子岸下水作頹沙裂岸轉舟避之
- 游燕賞潭洞,舒嘯對云峰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水調歌頭·游燕賞潭洞
- 天然水泓洞,不涸亦不涌。 -- 出自宋·范端臣·天池泉
- 跨鶴凌云洞府多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減字木蘭花·朱幡歸止
- 太湖中心洞庭山,千巖萬壑高孱顏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以太湖石響板為文季壽
- 青衣出入洞方杳,紫氣氤氳風尚飄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黃巖令鄭仁叔索委羽洞詩
- 須臾撐出洞天去,杰閣三層高突兀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少及兄真率會
- 云裳羽佩,洞天相會今夕。 -- 出自宋·傅大詢·念奴嬌·江梅破臘
- 真游六六洞中仙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朝中措·真游六六洞中仙
- 圖看白鹿洞,詩詠紫霄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懷趙南紀二首
- 誰知有客洞庭上,船破逢疎蔽無障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田家行二首
- 見君極空洞,不比小器盈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重賦畏知寓齋
- 胸中極空洞,流止亦鯢盤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胖軒
- 誰云巴陵洞庭側,有此四士寧易得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代書寄候毛伯明李叔器康叔臨張王臣
- 扁舟幾泊洞庭霜,曾見連林橘柚黃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從王彥博覓洞庭柑三首
- 水骨苔痕洞穴開,龍騰波涌碧崔嵬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次韻趙俞宣德石博山香臺
- 今夜海棠洞下。 -- 出自宋·郭應祥·昭君怨·歌舞籍中第一
- 坐我碧瑤洞府,被我石楠嘉蔭,冰柱向人清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歲歲為公壽
- 桂槳空明,洞簫聲徹,怨慕還凄惻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子去穿茅洞,人方采藥苗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送逸人歸茅洞
- 云璈鑒鍧洞天曉,步虛寥這閶闔風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青山高為宋郎中德之作
- 世氛日澒洞,帝念慘不樂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擬古二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