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4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潛通后洞,張劉萬古遺跡。 -- 出自宋·黃應武·念奴嬌·乾坤開辟
- 最憐予、洞簫聲盡,闌干獨倚。 -- 出自宋·李演·賀新涼/賀新郎 多景樓落成
- 煙沙澒洞翻蘋未,欲倚西風問仲謀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多景樓
- 君知否,洞云溪竹,笑我飄零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八聲甘州·甚匆匆歲月
- 邊塵澒洞烽煙急,民命如絲謹勿傷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戊午喜罷和糴
- 羅浮古洞天,花木麗春曉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相道士梁彌仙
- 風塵澒洞何如時,麒麟豺虎方爭馳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潘吳二察甚振風采劉仲山有詩因次其韻
- 千趄古洞天,依稀五明宮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送沈鍊師歸武夷
- 寒溪古洞收不徹,有如奔車白旆歸空營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披云堂歌
- 訪古老洞天,撞見神仙飲三杯。 -- 出自宋·林自然·歌
- 洪陽仙洞古,龍姥故祠靈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次分宜
- 鳴鳳舞,洞簫裊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唱金縷/賀新郎
- 輞川梯洞層瑰出,帶取鬼愁龍怨。 -- 出自宋·姚云文·摸魚兒·渺人間
- 了知空洞元無物,須信清明自有神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集虛書院
- 天音空洞豈虛傳,許我瑯函誦半千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寄仵判院八首
- 太湖水,洞庭山,狂風浪起且須還。 -- 出自唐·張松齡·和答弟志和漁父歌
- 嵌空橫洞天,磅礴倚崖巘。 -- 出自唐·李深·游爛柯山四首
- 玉壺思洞徹,瓊樹憶蔥籠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長安秋夜懷陳京昆季
- 半巖有洞頂有池,出入靈怪潛蛟螭。 -- 出自唐·蕭祜·游石堂觀
- 識珍能洞鑒,精寶此來求。 -- 出自唐·王起·濁水求珠
- 空中一洞足清風,上有長藤翠蔓穠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呂待制所居八詠·藤洞
- 我嘗觀洞庭,水與天相連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韋同年聚遠閣
- 下有秘洞,豁起石門。 -- 出自唐·裴潾·前相國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,暫還憩,旋起赴
- 焚香古洞步虛夜,露濕松花空月明。 -- 出自唐·儲嗣宗·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·胡山
- 溪云歸洞鶴,松月半軒霜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宿壽安甘棠館
- 門連蕭洞僻,地與曲江分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題鄭拾遺南齋
- 樹藏幽洞黑,花照遠村明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題鄭侍郎巖隱(一作隱巖)十韻
- 龍蛇出洞閑邀雨,犀象眠花不避人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送羽人王錫歸羅浮
- 白云閑洞口,飛蓋入嵐光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陪鄭先輩華山羅谷訪張隱者
- 半巖春洞水,萬片晚林煙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禪窟寺
- 入門如洞府,花木與時稀。 -- 出自唐·顧在镕·題玉芝雙奉院
- 曾迷玉洞花光老,欲過金城柳眼新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感舊
- 花間歸洞路,山下釣魚舟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贈山翁
- 長思碧洞云窗下,曾借黃庭雪夜抄。 -- 出自唐·熊皎·懷三茅道友
- 水聲茅洞曉,云影石房空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送喻煉師歸茅山
- 悠悠離洞壑,冉冉上天津。 -- 出自·李中·云
- 人歸仙洞云連地,花落春林水滿溪。 -- 出自唐·查文徽·寄麻姑仙壇道士
- 碧巖深洞恣游遨,天與蘆花作羽毛。 -- 出自唐·王感化·奉元宗命詠苑中白野鵲
- 七曜懸洞宮,五云抱山殿。 -- 出自唐·李延陵·自紫陽觀至華陽洞,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
- 早寒臨洞月,輕素卷簾煙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陳九溪中草堂
- 焉用過洞府,吾其越朱陵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仙二十四首
- 海門連洞庭,每去三千里。 -- 出自唐·龍女·感懷詩
- 心懸真洞,夢到華胥。 -- 出自唐·張紹·沖佑觀
- 向紫霞洞里,鑿開丹室,素華臺上,瞻望飆輪。 -- 出自元·吳景奎·沁園春 贈鄭伯洪 強村叢書用大典藥房樵唱本
- 徑行處,洞庭彭蠡,同載赴瑤京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滿庭芳 寒食傷先兄正戲公 共博而守歲,后同
- 一襟空洞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點絳唇 初度作
- 花對發、洞里嬌娥,璧雙美、人間才子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綺羅香 天臺
- 低回玉洞春光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清平樂 碧桃
- 白云生洞口,微雨暗溪頭。 -- 出自元·何守謙·臨江仙 以上二首見武夷山志卷十五
- 君不見、洞里桃花,花間啼鳥,又是一番春暮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·仙客難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