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3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神仙洞府好逍遙,不似人間歲月銷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要覓洞中閑日月,除將濟事謾非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紫蓋洞庭人駕鶴,虹霓城郭道為林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聞說洞中諸境異,誰知鼎內有非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十洲洞府養神仙,幾說桑田屢變遷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鸞棲洞府影交加,金鼎將成豈用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題品洞門房密秘,隱藏蹤跡恐相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金華洞里太臞仙,千騎來開萬里天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廣東潘帥移鎮湖南十口號
- 厥干洞然,同乎大通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彼蓮之美
- 劫火洞然時,此個壞不壞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六詠詩
- 劃然洞門開,斜光一道白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武夷小桃源訪劉道人(甲辰暮春,能始、茂之
- 白云洞口深,似杜重來跡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武夷小桃源訪劉道人(甲辰暮春,能始、茂之
- 九門洞開,文物華輝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熙十六年皇后冊寶十三首
- 皇扉洞開,鞠躬如也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
- 渺渺洞庭野,蕭蕭黃鶴樓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楚中作
- 愁望洞庭空落木,夢游秦苑總荒蕪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客舍雨中聽江卿吹簫
- 仙巖洞府孰最好,東有地府西峨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
- 句曲洞,是歸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放逐身藍縷
- 海棠洞下醉忘歸,歲月如馳不可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熊主簿示梅花十絕詩至梅花已過因觀海棠輒次
- 環郭洞府多,所患在卑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佛子巖
- 巫峽洞庭千里余,蠻陬水國何親疏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岳陽別張祜
- 海中洞穴尋難極,水底鮫人半相識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六嘆(集已載三首)
- 張公洞府未著腳,向人浪說游荊溪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游張公洞
- 龍變洞中千谷冷,劍橫天外八風清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約張處士游梁
- 耀真洞天鎖溟蒙,鰲背咫尺蓬萊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羅浮高壽崔制置
- 羈離洞庭上,安得不引滿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送李侍御
- 扣楫洞庭上,清風千里來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送夏侯子之江夏
- 華陽洞口片云飛,細雨濛濛欲濕衣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題茅山華陽洞
- 岸如洞庭山似剡,船漾清溪涼勝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泊秋江
- 花應洞里尋常發,日向壺中特地長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
- 桃源洞口來否,絳節霓旌久留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六言三首
- 寒生洞庭水,夜度塞門鴻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自義亭驛送李長史縱,夜泊臨平東湖
- 名山洞府到金庭,三十六洞稱最靈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同顏使君真卿清風樓賦得洞庭歌送吳煉師歸
- 夜到洞庭月,秋經云夢天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黎士曹黎生前適越后之楚
- 昨逢洞庭客,果得故人詩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裴濟從事
- 春風洞庭路,搖蕩暮天多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太湖館送殷秀才赴舉
- 見說洞庭無上路,春游亂踏五靈芝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顧道士游洞庭山
- 高臥洞庭三十春,芰荷香里獨垂綸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洞庭隱
- 滴滴洞穴中,懸泉響相扣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仙游寺(有龍潭穴、弄玉祠)
- 依泊洞庭波,木葉忽已黃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自澧浦東游江表,途出巴丘,投員外從公虞
- 明月洞庭上,悠揚掛離襟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將離澧浦置酒野嶼奉懷沈正字昆弟三人聯登高
- 武陵洞里尋春客,已被桃花迷不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惱從兄
- 家在洞水西,身作蘭渚客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蘭渚泊
- 小有洞中長住客,大羅天下后來仙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贈王屋劉道士
- 南入洞庭隨雁去,西過巫峽聽猿多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別韋郎中
- 舟移洞庭岸,路出武陵谿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送裴侍御歸上都
- 八月洞庭秋,瀟湘水北流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同王征君湘中有懷(一作嚴維詩)
- 別有洞天三十六,水晶臺殿冷層層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對月
- 遙思洞庭上,葦露滴漁舟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長安夜坐寄懷湖外嵇處士
- 歸來洞府,紅燭如林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宴春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