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3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應向洞中存隱跡,芳名留與后人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桃源
- 幾回洞口乘風立,欲挾飛仙入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翠微峰
- 遙知洞庭水,此夕起波瀾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清風戒寒
- 大滌洞中丹作井,昊穹殿下石為松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奉謝徐獻子
- 未浮洞庭沅湘去,還探禹穴希馬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閻仲孚郎中南游山水
- 且看洞庭多橘柚,莫懷江國有枌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王平甫見寄
- 船從洞庭來,非賈即游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沅江李氏書堂
- 朝辭洞庭岸,暮抵巴陵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闞令之潭州寧鄉
- 忽有洞庭客,美傳烏與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九月五日得姑蘇謝學士寄木蘭堂官醞
- 孫舟洞庭去,落日松江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良玉人上還昆山
- 從來洞庭好,都在岳陽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岳州孫屯田
- 月從洞庭來,光映寒湖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裴如晦宰吳江
- 方在洞庭上,秋懷那得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楊敏叔吳門秋晚見寄
- 競傳洞庭熟,又莫永嘉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正月六日沈文通學士遺溫柑
- 忽得洞庭美,氣味何可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近有謝師厚寄襄陽柑子乃吳人所謂綠橘耳今王
- 更堪洞庭宿,愁思倍依依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除夜寄羅評事同年
- 歲暮洞庭山,知君思浩然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除夜寄羅評事同年三首
- 表里洞照,其唯圣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物吟
- 聞說洞天多似此,吾鄉殊不異仙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道裝吟
- 水竹洞中藏縣宇,煙嵐塢里住人家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十四日留題福昌縣宇之車軒
- 物外洞天三十六,都疑布在洛陽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車初出吟
- 薄暮洞庭歸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春日詩
- 樂似洞庭張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宴樂修堂應令詩
- 指我洞壑已,忽不知所詣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飯大涌泉入紫微洞洞乃余尋出
- 日照洞門開戶牖,霜飛暑路索衣裘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游紫微洞
- 想見洞中人,不知時節換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登鳳凰山懷子瞻
- 空空洞洞,規模廣大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僧雍野堂贊
- 莫道洞深無興會,蓮花朵朵水晶臺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筠溪八景詩·設僧龍湫
- 客從洞庭來,婉孌瀟湘深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雜曲歌辭·游子吟
- 永懷洞庭石,春色相玲瓏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和翰林吳舍人兄弟西齋
- 若向洞庭山下過,暗知澆瀝圣姑神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李侍御往吳興(一作送李侍郎從宣城取洞庭
- 門對洞庭書滿架,飲翻云夢酒盈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黃汝器與君謨唱和三首
- 吳山洞庭藏水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代贈
- 老龍洞庭怒,蕩覆堯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九江千歲龜歌贈無咎
- 表里洞徹中虛明,宛然而深是為瓶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琉璃瓶歌贈晁二
- 一聲洞徹八音盡,萬籟悄然星漢空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于闐鐘歌送靈徹上人歸越(鐘在越靈嘉寺,從
- 詞人洞簫賦,公子鵕鸃冠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司農崔丞
- 開鎖洞門遠,下簾賓館涼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長興里夏日南鄰避暑
- 唯應洞庭月,萬里共嬋娟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懷江南同志
- 無為洞口春水滿,無為洞傍春云白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無為洞口作
- 陽華洞中人,似不知亂焉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招陶別駕家陽華作
- 曾為洞庭客,還送洞庭人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別李山人
- 游仙洞兮訪真官,奠瑤席兮禮石壇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陸潛夫往茅山賦得華陽洞
- 東開洞君聽,南辟納蠻心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龍山城,并錫賚兩州刺史
- 朝游洞庭上,緬望京華絕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作
- 緬邈洞庭岫,蔥蒙水霧色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洞庭湖湘
- 日出洞庭水,春山掛斷霞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巴丘春作
- 寧知洞庭上,獨得平生時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贈趙公
- 留題洞庭觀,望古意何深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九日宴道觀西閣
- 今年洞庭上,九折余崎嶇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粹翁用奇父韻賦九日與義同賦兼呈奇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