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通身寒暑無回互,笑倒當年老洞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當途偃蹇臥霜枝,仿佛黃龍出洞時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題黃龍中途眠松
- 即今吉兇悔吝拈向一邊,玉泉洞山且靠一壁,卻聽拄杖子出來露個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偈頌七十一首
- 何當跨鶴來陽羨,同訪黃龍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寄陽羨山俊癯翁
- 韜藏未識古君子,空仰嘉聲過洞庭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寄員外黃君
- 殷勤此別幾時還,結足應須巖洞音。 -- 出自宋·宋德之·題太平興國官
- 二公清尚固難偕,遷謫襟懷亦洞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宣甫叔讀白傅丁相詩集
- 凌煙膠漆有三昧,魯直之什曹洞禪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題彭紹墨
- 乾坤無處著臞仙,乞與桃源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小桃源
- 姓名元在丹臺上,千歲徜徉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汪大猷·次韻奉答諸公
- 詩狂直欲吞云霧,酒渴何妨吸洞庭。 -- 出自宋·王祜·句
- 先生苕上結鄰好,遠得徑山中洞霄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周秀實
- 我疑二事無從政,但信仙都是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吳謹微·游仙都五首
- 翠微堆里隱云煙,石縛藤蘿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邢仙老·詩贈晚學李君
- 叫群孤雁水天闊,啼雪冷猿巖洞深。 -- 出自宋·徐大受·送輝老自赤城住圣水
- 珠宮梁柱太平年,福地從知接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許開·洞霄宮
- 幕阜山高一千八百丈,二十五洞大元天。 -- 出自宋·許元信·幕阜山
- [黃鐘為角]華蓋既動,紫微洞開。 -- 出自宋·學士院·寧宗郊祀二十九首
- 半生華發笑茫然,作意清朝到洞天。 -- 出自宋·易群峰·初入洞霄
- 簾垂飛瀑無人卷,舟引游仙出洞來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三洞
- 琳宮勝處絕塵囂,千古佳名號洞霄。 -- 出自宋·余愚·游洞霄宮
- 我今皭火區區甚,慚見容光照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趙克家三洞二首
- 因尋大禹藏書穴,深入陽明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訪禹穴至陽明洞
- 個中別是一乾坤,藹藹祥云擁洞門。 -- 出自宋·張大直·題慶云東洞
- 筍輿搖兀到山前,就宿棲真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游洞霄棲真洞
- 月如流水隨天遠,人似夭桃出洞來。 -- 出自宋·張正己·上元口號
- 云崖知在宜山麓,水月傳夸古洞奇。 -- 出自宋·張自明·和方信孺題云崖軒
- 從來白石清泉地,勝似青山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章鑒·杭山
- 人間漁沫味秦橋,漫有姓名刻洞府。 -- 出自宋·趙崇懌·金精歌
- 受恩人拜祠堂下,留墨神呵古洞間。 -- 出自宋·趙庚夫·寄廣右方提刑
- 為人八十有三歲,游歷名山幾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夔·贈海陵佘公老人
- 至今翠箬丹砂隱,夜半浮光古洞飛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普·秋日謁清臣宗叔紀洞霄景二首
- 誰云碧海三山島,別是朱明一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鄭玠·丹灶
- 人間別有神仙境,云里深藏古洞霄。 -- 出自宋·鄭名卿·大滌洞天留題
- 三更栗葉中峰雨,四月桃花一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舜臣·華陽山堂落成
- 仙家本是無塵地,別有風光一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題蔡州壺仙觀
- 神仙不死石長存,萬古千秋表洞門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劉仙石
- 楚船祠龍來買酒,十幅蒲帆上洞庭。 -- 出自元·馬祖常·湖北驛中偶成
- 誰能手鋪湘水平,刬卻君山看洞庭。 -- 出自元·范梈·奉酬段御史登岳陽樓之作,時分理盜賊至海康
- 醉拂珊瑚鞭玉虎,我欲因之窮洞府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游龍巖三洞之間
- 不然飛出西華巔,太極總仙之洞天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游龍巖三洞之間
- 安得周回更二千,直與龍巖之洞相鉤連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游龍巖三洞之間
- 遂令深山之民皆帶甲,四海澒洞含瘡痍。 -- 出自元·吳訥·破紅巾
- 炎天征路洞湖邊,聯駐油幢詩洞仙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自岳陽泛舟下武昌呈姚嚴二使君
- 歸帆早晚吳波里,裊裊涼風望洞庭。 -- 出自明·道原法師·秋興
- 問君鼓枻游何處,閑向髯翁試洞簫。 -- 出自明·胡安·送別
- 即看鶴駕盤湖上,擬有仙曹集洞中。 -- 出自明·胡纘宗·太湖(三首)
- 雕欄朱箔澹池塘,旭日鶯啼出洞房。 -- 出自明·林應亮·春情
- 徒勞掩袂傷鉛粉,但惜流塵暗洞房。 -- 出自明·劉芳節·缺題
- 西風淅淅吹蘭唐,云波微茫連洞房。 -- 出自明·劉績·秋清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