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識得五行顛倒處,指日升霞歸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石橋歌
- 盛陽淑氣滿巖前,誤認仙桃開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筠溪八景詩·桃崖暄日
- 一流瀑瀉九重天,長掛如虹引洞仙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筠溪八景詩·徐鳧蛟瀑
- 新妍籠裙云母光,朱弦綠水喧洞房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宜城放琴客歌(柳渾封宜城縣伯)
- 折松曉拂天壇雪,投簡寒窺玉洞云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宿王屋天壇
- 煙霞淡泊無人到,唯有漁翁過洞庭。 -- 出自唐·高駢·和王昭符進士贈洞庭趙先生
- 平湖一望上連天,林景千尋下洞泉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尹從事懋泛洞庭
- 功名若及鴟夷子,必擬將舟泛洞庭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題舒鄉
- 風香春暖展歸程,全勝游仙入洞情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春行武關作
- 桂花香滿山堂鬧,秋氣清連石洞偕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郭伯瞻
- 白蘋風里步清秋,來作靈巖古洞游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游古仙巖
- 妝成罷吟恣游后,獨把芳枝歸洞房。 -- 出自唐·鮑君徽·惜花吟
- 流泉灌注通河漢,列館回環接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玉清昭應宮成
- 乘風欲挹浮邱袖,同訪朱明別洞天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浮邱山
- 師父專專封閉戶,非干固濟云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黃河清 繼重陽韻
- 云和署樂工宋奴伯婦王氏,以洞簫合曲,宛然有承平之意,乞詞于予,故作以贈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么前三字用仄者,見田不伐*嘔集,
- 珠隨明月生滄海,船挾悲風過洞庭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鼓瑟
- 化成宮闕遙瞻禮,大眾神仙玉洞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超凡入圣渾閑事,問取人間十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秦人若解種當時,不引漁郎入洞天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梅花六首
- 我讀內篇未竟,忽被急符驅去,洞閉白云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水調歌頭·羯虜問周鼎
- 商歌滿屋如金石,絕勝簫聲出洞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季弟韻二十首
- 未能蔥嶺從初祖,也不蓬萊訪洞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宿囊山三首
- 那知兩個非師弟,一是鐘離一洞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絕句二首贈月蓬道人過建安謁劉漕中書
- 偶然夢到人間世,猶擁旌旗管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慶建州葉守
- 當時若使窺鸞鏡,一步何因出洞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同孫季蕃游凈居諸庵
- 自言共得龍神語,擬作茅庵住洞門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贈龍泉洞塵上人
- 聞君卻作長沙傅,便逐秋風過洞庭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送楊敬之倅湖南
- 三千宮女自涂地,十萬人家如洞天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沈單作尉江都 [一作許渾詩]
- 不因金骨三清客,誰識吳州有洞天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贈女仙
- 岳陽城上聞吹笛,能使春心滿洞庭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西亭春望
- 垂楊裊裊草芊芊,氣象清深似洞天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中巖王處士
- 藕花飄落前巖去,桂子流從別洞來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因話天臺勝異仍送羅道士
- 往年曾約郁金床,半夜潛身入洞房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五更
- 秋寒灑背入簾霜,鳳脛燈清照洞房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橫塘
- 乳床奇詭鑒清漣,碧落真人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戊寅入嶺丁亥上元游碧落洞
- 三湘漂寓若流萍,萬里湘鄉隔洞庭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湖南春日二首
- 自然六室流鐘乳,別隱三階出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徐剛中醴陵少府於山中尋出一洞有銘曰虬淵自
- 凌高一覽知天遠,迂曲千蹊覺洞深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泰山
- 紫云何處飛來,仙家別有藏春洞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水龍吟 傅淵道宅上賞紫牡丹
- 水邊萬樹來江縣,云里雙峰出洞庭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風雨泛太湖宿松陵長橋漫興
- 蘭舟愿祝東風便,一夜夷猶過洞庭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謁小姑廟
- 應將半俸沾閭里,料入中條訪洞天。 -- 出自唐·李逢吉·酬致政楊祭酒見寄
- 莫吹羌笛驚鄰里,不用琵琶喧洞房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倡女行
- 夜如何其夜未央,閑花照月愁洞房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和李侍郎古意(一作古意和李侍郎嶠)
- 烏巾年少歸何處,一片彩霞仙洞中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送李德輿歸穿石洞山居
- 長看巖穴泉流出,忽聽懸泉入洞聲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題水洞二首
- 天生潔白宜清凈,何必殷紅映洞房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僧舍白牡丹二首
- 上籌得占蓬萊島,一擲乘鸞出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黃金絡馬何年醉,得去同游幾洞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題道錄陳景元中太乙宮種玉軒